7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對于“大數據殺熟”,規定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上一年度銷售總額1‰以上5‰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7月4日澎湃新聞)
到底什么是“大數據殺熟”?《規定》中給出了規范的定義,即: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利用大數據分析、算法等技術手段,根據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當營銷策略之外的因素,對同一商品或服務在同等交易條件下設置不同價格的。
簡言之,就是“看人下菜”,明明是同一商品或服務,卻針對不同顧客開出了不同價碼。這些網絡平臺為什么要這樣做?“殺熟”唄!譬如,為了拉新,為了獲客,各家平臺對于新客戶可以開出最優惠的價格,但是對于已經上車的“回頭客”,對不起,迎接他的通常都是明晃晃的“鐮刀”。
于是乎,人們在消費中常常會發現,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登陸同一家平臺瀏覽同一款商品或同一種服務,分別再下內容相同的訂單,自己和身邊朋友及其他用戶得到的報價卻是高低有別,有時差異甚至十分懸殊。還有時甚至是首次下單與取消后再下單的價格都完全不同,明擺著是自己被平臺“算計”了。
怎么“算計”?用算法呀!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獨特的算法,平臺可以動態掌握每個消費者的“小心思”。一旦發現對方已經忠心耿耿的“鐵粉”,或是反復瀏覽、預訂,下單欲望很強烈,就會變魔術一般坐地起價,宰你沒商量……
對于消費者而言,盡管當前不乏比價工具,各個平臺的報價也基本上是透明的,可是不可能每次下單前都把全網價格橫向對比一下,特別是當在一個平臺消費已經形成習慣后,往往不假思索直接就下單了,這樣就很容易落入平臺“量身定制”的殺熟陷阱。
顯而易見,互聯網平臺這種“兩面三刀”的殺熟做法太不厚道,同時也有悖誠信與公平交易原則,因此時常備受詬病,成為一種千夫所指。但是由于平臺自己不會不打自招,相關算法機制更是秘而不宣,加之在這方面也缺乏精準有力的制約法規和認定辦法,導致這一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時至今日也沒有看到哪家平臺因此被抓現形。
現在,《規定》不僅對大數據殺熟給出了明確的判定標準,也規定了嚴格的處罰標準,這充分反映出監管部門的執法態度,這一困擾廣大網絡消費者的痼疾,有望迎來新的治理階段。
不過,應當看到,治理大數據殺熟,不僅要有法可依,更要解決舉證難、認定難、查處難等“有法難依”的現實問題。市場價格變化快、原因多,消費者難舉證,而平臺又不承認,監管執法往往也難以下手,這才導致大數據殺熟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難被抓包。
這就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探索執法技巧、創新執法手段、完善執法規程,穿透數據迷云找出切實可行的監管執法辦法來。讓消費者不再有苦難言,使大數據殺熟難再逍遙法外。期待“大數據殺熟第一案”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