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國有科研人員讓“公鼠懷孕”并順利誕下后代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論文作者最新留言稱,已提交撤稿請求。同時回應道:“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只是進行一次動物實驗。但自從論文公布以來,我們受到了大量非科學討論的攻擊,這讓我們感到很難過。”
該作者的難過并非沒有道理。其一,這是個正兒八經的科學研究,遵循嚴格的實驗設計原則,以大量的實驗觀察為依托,最大程度地考慮了動物倫理,并不如網友想象那般,屬于熟雞蛋返生、贊美師娘論文、推翻相對論等亂七八糟的研究;其二,實驗的本質是“讓近交系大鼠的雄性共生體懷孕”,和“公鼠懷孕”完全是兩碼事。有網友只看標題就將其解讀為“男女平等”,大呼“讓男性也感受懷孕的艱辛”等,實際上是一種直覺化誤讀,方向跑偏了。
但饒是如此,仍然要看到,剔除一些非理性的攻擊,網友的討論仍然有其價值。
一切從實驗本身講起。從實驗方法看,原理是讓一只雌性大鼠和一只雄性大鼠變成“連體兒”,使它們共享血液,然后將子宮移植到雄性共生體中,成功證明“移植胚胎在染色體性別為雄性的聯體雄性共生體大鼠的移植子宮里,具有發育成熟的可能性”。從實驗目的看,變性人(男變女)及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患者被法律承認為女性,但由于缺乏子宮,她們無法生育,該實驗為子宮移植提供理論基礎,“為將來他們潛在的生殖需求帶來希望”。
看到這里,人們或許會明白,為什么一項“沒有錯”的動物實驗,仍然引起了大量圍觀。因為其涉及了一種輔助生育技術。每每提到這種話題,人們想當然就會提問,怎樣區分治療疾病和優生優育之間的關系?是否會有“優化人種”的發展趨勢?是否能被各地的文化和宗教接受?這樣的反應,其實是一種純粹的情感反應、道德反應,它們或許沒有貼緊科學的邏輯,也未必有多少科學上的價值,但其中蘊含的道德觀念,卻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基因編輯技術、輔助生殖技術等前沿科技發展迅猛,它們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不斷突破我們的倫理底線和價值尺度。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于可能影響人類命運的實驗,要遵循科學共識和倫理規范,包括大眾的道德判斷與情感接納。正因如此,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科技倫理,并且正組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目的就是加強統籌規范和指導協調,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導向明確、規范有序、協調一致的科技倫理治理體系。
如何讓科學向善,不止關系科學本身,更與社會倫理息息相關。“公鼠懷孕”所涉及的科技倫理可能有限,但圍繞它的討論,仍然可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思考——實驗本身可以交給學術共同體評判,但它在公眾話語體系里的浮浮沉沉,真正反映科技應有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