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少兒編程課又火了起來。有的商家甚至打出廣告,稱4歲左右兒童就可以接觸編程。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匆匆掏錢報班。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少兒編程并非必需,跟風報班就是交“智商稅”。近期,一些少兒編程培訓機構“爆雷”“跑路”,更是把少兒編程推到了歧途。
與之前的奧數一樣,少兒編程成了一些家長的心魔。教育部曾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并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但這一內容被眾多少兒培訓機構放大,甚至誤讀。“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編程的小孩”“抓住孩子頭腦發育黃金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會寫代碼就喪失了網絡生存能力”“喬布斯11歲學編程,成為一代傳奇”“AI時代來臨,讓孩子提前掌握基礎語言”。所謂“起跑線焦慮”真是一渲染就靈,學英語、學鋼琴、學奧數開始降溫,現在輪到少兒編程火了。孩子們不懂編程會不會成為未來的文盲尚未可知,大多數家長對編程的了解近乎文盲卻是事實。不過,越不了解就越覺得神秘高大上,越有種“不明覺厲”的強烈感覺,何況還有商家廣告狂轟濫炸,銷售人員不斷敦促呢。4歲左右兒童就可以接觸編程?豈知這稚嫩的小手很可能連鼠標都握不住。少兒編程機構忽悠從娃娃抓起越早越好,有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就是讓一些孩子較大的家長猶豫是不是給孩子報班有些來不及了。然而,銷售人員會有另一套說辭,比如會說“9歲學比起別的孩子來說起步是晚了,但年齡大理解得也快”。怎么樣,像不像算命先生的“兩頭堵”?總之,就是把家長的錢掏出來為止。為了留住大孩子的家長,又開始進一步鼓吹編程對“升學”和找工作的好處。
有教育人士認為,少兒編程學習如果作為開拓思維、鍛煉邏輯的新興渠道無可厚非,但將其上升到“剛需”層面,甚至向家長販賣升學焦慮,是不應當被提倡的。然而,在各大培訓機構不斷造勢以及資本助推下,編程概念的外延趨向模糊,這使得不少家長將少兒啟蒙編程課程與專業編程課程混為一談。事實上,小孩子理解編程的思維,絕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編程,既不能與初高中的計算機課程相接軌,更別提培養未來的程序員了,所謂的越早開始學編程越好似乎只是培訓機構制造焦慮的話術罷了。至于說到上編程課程就能在小升初擇校中有優勢的說法,也是培訓機構招攬學員的話術。目前學校并不會大規模地開展編程培訓,只會針對極個別有特長的同學將其向競賽方向培養。
話術埋伏著騙術,渲染制造焦慮,然后,再賣給你所謂的藥方,沒準兒還是“毒藥”。說到底,少兒編程跟其他興趣班一樣,首先應看孩子有沒有興趣和天賦,如果孩子真的感興趣,報名學習未嘗不可,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特長,硬是趕鴨子上架,不僅傷害孩子心靈,還可能增加厭學情緒,何苦呢,何必呢。而隨著一些少兒編程培訓機構“爆雷”“跑路”,血汗錢被卷走,家長們欲哭無淚,也警醒更多的家長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