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阜陽一豫劇團演出現場,觀眾們在泥地中冒雨打傘看戲。一名劇團成員稱看到這一幕很感動,當時心中就一個信念,把戲演好對得起底下的觀眾。(7月13日澎湃新聞)
夏季天氣變化多端,不期而至的降雨難免會打亂日常生活的節奏。舞臺上,演員們一絲不茍認真演戲;舞臺下,觀眾們津津有味冒雨看戲。正是有了對地方戲曲的熱愛與認同,臺上臺下的人們才會形成一個共同體。正是有了觀眾與演員的良性互動,“冒雨打傘看戲”才會成為“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伴隨著社會變遷,老百姓滿足精神文化訴求的渠道越來越豐富??措娨晞?,視頻通話,看書玩樂器,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普通人的精神訴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對于鄉村老人來說,“慢了一拍”的他們對電子產品不夠熟悉,受教育不足導致他們缺乏閱讀的條件,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曲就成為他們滿足精神文化訴求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今天,城市積聚著更多機會和資源;通過市場化手段難以過上好日子的民間藝人和非遺傳承人,不少人選擇了轉行,鄉村文化市場出現空白地帶。公益性的地方戲曲劇團下鄉演出,給鄉村老人帶來了一次享受“視聽盛宴”的機會。“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樸素的語言,將老百姓對地方戲曲的喜愛和盤托出;“冒雨打傘看戲”表面上看是對地方戲曲的喜愛,實際上折射出鄉村老人的精神訴求處于一種“吃不飽”的境地。
焦波導演的經典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里,年近六十的主人公杜深忠雖然拉著二胡,但卻對琵琶念念不忘;后來,在家庭經濟不夠寬裕的背景下,他瞞著老婆花了690元購買了一把琵琶并如癡如醉地練習。“工地彈古箏”也好,“農民工播音腔朗誦”也罷,我們不能只看到鄉村里年輕人的精神訴求,卻忽略和漠視老人們的精神需要。
在一個互聯網無所不“加”的時代中,鄉村年輕人可以被嵌入到網絡世界,鄉村老人卻很容易成為邊緣群體。只有看得見他們存在的地方,聽得見他們的聲音,讀得懂他們的愛與痛,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與呵護,鄉村老人的生活才會更有品質。不論是搭建鄉村的公共文化空間,還是豐富“文化下鄉”的形式和內容,抑或發展興趣類社團,滿足鄉村老人的精神文化訴求,辦法總比困難多。
鄉村老人并非沒有思想的兵馬俑,也不是沒有情緒情感的機器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冒雨打傘看戲”生動地說明,一些地方戲曲并非沒有用武之地,而是要在鄉土大地上找到“發揮作用,實現價值,贏得尊重”的舞臺。豐富鄉村公共文化產品,不僅能夠滿足老人們的精神文化訴求,也能夠為地方戲曲社團提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