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山東夫婦在湖北武漢警方幫助下,成功找到了“失聯”的女兒。前不久,這對父母收到了女兒寄回家的行李,沒有見到女兒回家,也聯系不上她。這對夫婦一直對女兒有比較高的期望,總喜歡拿她去比較,眼看其他親戚的子女都考上了知名大學,或者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給女兒帶來了很大壓力。(7月13日《楚天都市報》)
從古至今,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總是習慣拿自家孩子和親戚、鄰居等熟人社會網絡里的孩子去比較,其初衷在于激勵和鞭策孩子,卻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文化枷鎖”,讓自家孩子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父母期望太高女兒失聯”猶如一面鏡子,提醒和警示父母們:關愛子女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如果把握不當,孩子們或許會苦不堪言、不堪重負甚至會患上精神疾病。
將“別人家的孩子”當成一種育人手段,隱含著一個潛在的價值假設——別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家孩子也可以做到;自家孩子如果做不到,就是他們不夠上進、不夠努力、不夠堅持。殊不知,每一張臉都不一樣,“別人家的孩子”能夠做到的事情,自家孩子不見得都能做到;就像自家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別人家的孩子”可能同樣做不到一樣。
升入名校也好,找到好工作也罷,將親戚家的孩子當成參照系和攀比對象,導致父母的心理失衡,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失落感和挫敗感。說到底,欲望沒有止境,攀比沒有盡頭,只看見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卻沒有發現和捕捉自家孩子的閃光點,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贊賞與鼓舞,不僅會導致孩子們產生一種自卑心理,也可能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再多的努力也無濟于事”的錯誤認知。
高考成績不理想讀了???,專升本考試又不夠理想,讓這位女大學生情緒低落,試圖通過“失聯”的方式來脫離原有的熟人社會網絡,將自己孤立、封閉起來。這位女大學生在餐飲店里認真工作,在平凡的世界里腳踏實地,難道不值得肯定嗎?只不過,“出身論”“血統論”的大行其道,社會評價的單一化和片面化,讓她成為某些人眼中沒有能力、沒有本事的無能者與失敗者。
那些將“別人家的孩子”當成“育人法寶”的父母們,固然有著“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良苦用心,卻采用了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容易適得其反。只有合理調整心理預期,進行清醒的自我調適,才能與自我和解、更好地與子女相處。
學會接受孩子的普通和平凡,是不少父母不可或缺的社會化歷程。更何況,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學業成績不夠理想,并不意味著職場成就注定黯淡無光。經歷了市場的風吹浪打、大浪淘沙,實現了痛苦的破繭成蝶,一些所謂的“學渣”依然有“金子發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