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早上,根據家長及媒體提供的有效線索,安徽黃山市教育局組織人員突擊行動,在該市屯溪區某豪華別墅區的一幢別墅內,對屯溪一中教師呂某某涉嫌有償補課行為進行了現場查處。目前,對呂某某利用假期有償補課一事,教育部門在深入調查中,將根據調查事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7月28日《新安晚報》)
教師違規“有償補課”,從學生身上薅羊毛,一直飽受社會各界詬病。針對“有償補課”現象,各地教育部門一經發現,都會“零容忍”予以嚴懲,但緣何屢禁難止?或許在利益驅動下,一些教師普遍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只要掩藏得夠深,自己就不是成為那個被查處的“倒霉蛋”,“有償補課”藏身別墅,便是這種心理在作祟。筆者認為,在持續“零容忍”嚴厲查處的同時,應從思想根源上做好工作,才是徹底消除“有償補課”的治本之策。
近期以來,黃山市很多家長反映,極少數教師熱衷在家里或其他地方有償補課,補課對象有的是本校本年級的學生。某高中學校極少數教師有償補課的名氣很大,甚至流傳該校有“四大名補”。有的教師在自家別墅或住宅有償補課,有的教師為逃避打擊就網絡補課,有的通過在培訓點授課獲利。每節課教師起碼要收一兩百元,一個孩子動輒數千元投入,增加了無數家庭的沉重負擔,家長也是一邊掏錢,一邊滿腹抱怨。
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難道這些教師就不怕被查處嗎?當然不是,他們躲在自家別墅或住宅有償補課,或采取網絡補課等形式,就是為了逃避嚴厲的打擊和懲罰。而這種違規“有償補課”行為,一般都比較隱蔽,掩藏得比較深,最終被查處的畢竟只是其中的極少數。于是,在豐厚經濟利益的誘惑下,這些教師存在僥幸心理,就不惜鋌而走險。
早在2015年7月,教育部出臺《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劃出6條“紅線”,包括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等。近日,中央發布的“雙減”《意見》,要求加大教師校外有償補課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形成警示震懾,切斷課外違規補課等經濟鏈條。同時,嚴禁校外培訓機構聘用在職教師,一經發現,堅決吊銷辦學許可證。
查處的力度越來越大,懲罰也越來越重。但前提是要把“有償補課”行為揪出來,讓每一個“有償補課”的教師都受到懲罰,直至撤銷教師資格證,列入“黑名單”實行從業限制,才具有強大的震懾力。然而,對類似藏身別墅的“有償補課”行為,往往查處難度較大,打擊十分有限,就難以從根本上杜絕“有償補課”行為,屢禁難止也就不足為奇了。
筆者認為,“有償補課”違背師德,破壞教育公平,妨礙教學秩序,在持續“零容忍”嚴厲查處的同時,還必須從思想的根源上解決問題,一方面,教育廣大教師要規范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嚴格自律、不去觸碰“紅線”,并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杜絕參與任何形式的“有償補課”;另一方面,盡快推進教育改革,采取措施強化均衡教育、素質教育,充分體現教育的公平公正性,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接受良好的教育,升學不再唯分數,注重素質教育考核,從而消除家長教育焦慮的心理,引導學生和家長堅決抵制各種“有償補課”。這樣,教師“有償補課”將失去賴以生存的空間,“有償補課”現象才能徹底被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