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一個“租賃置換”模式改造的老舊小區正式亮相。改造后的月壇街道真武廟五里3號樓不僅室內外環境得到了全面提升,更是搖身變成了溫馨舒適的“人才公寓”,滿足了附近金融街等商務區就業人群職住平衡的租房需求。(8月23日《人民政協報》)
據報道,真武廟五里3號樓有著大多數老舊小區的通?。簶求w外立面老化破損、基礎配套設施老化、公區空間缺失、無專業物業管理等,給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帶來諸多不便。經過“租賃置換”改造后,新刷的紅色外立面、統一的不銹鋼窗戶護欄、被整理在收納盒中的墻面電線,以及透水地磚、施劃整齊的停車位等,讓該小區的顏值大大提升,與周邊老舊小區有了天壤之別。這種改造老舊小區的創新模式值得推廣。
所謂“租賃置換”,是指企業與有意愿外遷的業主簽訂一定期限(比如10年左右)的房屋租賃協議,對以獲取租金為主要需求的業主,企業按照房屋市場化租賃價格支付租金;對以改善居住環境為主要需求的業主,企業通過租賃平臺提供穩定的改善置換房源,輔助以免費搬家、保潔等增值服務。而置換出的老舊房屋經過企業重新裝修,出租給附近寫字樓的年輕上班族。
以這種模式改造老舊小區,首先解決了老舊小區改造“錢從哪里來”的問題。這幾年各地都在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但資金是主要制約因素,單靠政府補貼,無法在短時間內鋪開規模,只能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讓居民合理共擔改造成本。但要讓居民掏錢,往往存在支持配合程度不夠、協調難度大的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并允許社會資本以租賃換微利,實現可持續經營,無疑解決了錢的問題,也減輕了政府改造老舊小區的資金壓力。
其次,可有效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環境。以“租賃置換”改造老舊小區,企業不光改造所租賃房屋,還改造公共區域,比如小區安防設施完善、樓道線纜規整、屋頂防水重新鋪裝、公共區域功能合理規劃等。像真武廟五里3號樓小區,改造企業先后根據居民需求,在小區內引入汽車充電樁、智能快遞柜等便民設施,打造了可供居民舉辦社區活動、招待客人、聚會的美好會客廳。這無疑提高了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此外,可吸引周邊年輕上班族租住,大大縮短通勤時間。像真武廟五里3號樓小區,緊鄰北京金融街商務圈,附近有大量有租房需求的就業人群,但該小區出租屋條件又吸引不了他們,許多人不得不選擇距離較遠、居住條件較好的小區入住。如今,置換出的出租房經過改造,變成溫馨舒適的宜居住所,小區環境也大變樣,立馬就吸引了租房人群,實現了區域的職住平衡,即職工數量與住戶數量大體保持平衡狀態。
可以說,以“租賃置換”改造老舊小區,兼顧了居民、政府、企業、在附近上班的租戶等多方需求,是一種多贏之舉,為各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改造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