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部署,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今年6月起共同開展的“凈網”集中行動,取得階段成效。(9月7日新華網)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隨著5G、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加速推廣應用,網絡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融合發展日趨深化,讓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更加豐富多彩。然而,有陽光的地方也會有陰影。伴隨而生的虛假信息泛濫、負面情緒蔓延、個人隱私泄露,網絡犯罪防不勝防、網絡死角藏污納垢等一些網絡失德失范現象,也讓網絡空間產生了大量霧霾,破壞著網絡生態環境,侵蝕著我們的精神家園,成為廣大網民關注的痛點、網絡空間治理的重點。
近年來,網絡空間治理一直被置于舉足輕重的重要位置,持續開展的“凈網”“劍網”“清源”“護苗”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整治網絡亂象,守護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必須“堅持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依法管網治網,建設良好網絡生態”。像治理霧霾一樣治理網絡霧霾,今年開展的“凈網”集中行動,就是網絡空間治理的“加速版”“加溫版”“加重版”。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失德失范行為都要付出慘痛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6月至8月底,執法監管部門共查辦涉網絡行政和刑事案件822起,處置低俗有害信息40余萬條,取締關閉網站4800余個;督促網站平臺清理低俗有害信息2000余萬條,處置違法違規賬號800余萬個。這些無聲勝有聲的數據,表明了我國清除網絡霧霾,維護網絡良好生態的堅定決心和態度,也見證了清除網絡霧霾,確保網絡空間天朗氣清,已經上升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要事,是“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的正義之舉,所取得的社會效益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網絡空間治理永遠在路上。雖然對網絡空間的治理,早已形成高壓持久態勢,從網絡內容到網絡傳播的方式以及影響范圍,都進行了立體的肅清,對網絡環境做了全方位的掃除,網絡環境明顯改觀、網絡市場秩序更加規范。但就目前而言,價值導向偏差、低俗色情等問題還未徹底遏制,妨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內容仍不時出現,“凈網”階段性工作成果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集中整治還要持之以恒、不能有絲毫的松懈。要始終保持“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的清醒,在抓實、抓細、抓長上下真工夫、硬功夫,把“攻堅戰”與“持久戰”有機結合,確保“凈網”的各項政策措施持久落地落實,把網絡生態維護好,把網絡空間建設好,營造更加利民益民的網絡生態環境,營造更加美麗、更加干凈、更加安全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