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開大學推出的“夫妻宿舍”引發關注。“夫妻宿舍”要求兩方必須都是南開大學學生,并且已經結婚且有結婚證,在申請材料中也寫明學生需要提供結婚證原件和復印件,而且這項服務只提供給碩士生和博士生。(9月23日《廣州日報》)
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為員工提供“夫妻宿舍”并不少見;哪怕就是一些建筑工地,也會提供臨時性、周期性的“夫妻房”。人性化舉措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有助于“留人”。“夫妻宿舍”并非大學的角色義務,而是一種主動的善良與擔當。
碩士生和博士生作為知識精英,第一身份是學生,第一任務是學習,這顯然沒有錯;碩士博士群體雖然有很多人未婚,但也有少數人已經進入了婚姻。家庭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夫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非過分訴求;只不過,高校沒有義務為已婚碩士博士提供“夫妻宿舍”。通常情況下,只能由夫妻雙方或者家人購買、租賃住房。
“夫妻宿舍”本質上是一種成人之美,學校懂得換位思考、體諒他人,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成全已婚學生。“夫妻宿舍”不僅增添了宿舍管理的難度與風險,也提升了學生住宿的成本;敢于吃螃蟹的南開大學,正是有了對學生的愛和關心,才心甘情愿自討苦吃。在一個工具理性盛行的時代里,這種簡單、純粹的價值理性,更加稀缺而珍貴——只要是對的事情就去做,只要對學生們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夫妻宿舍”說到底就是“以生為本”的鮮活體現。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種認為“夫妻宿舍”影響早婚的說法,壓根經不起推敲。對于出路多樣化、人生充滿不確定性的大學生來說,很少有人會早婚;更何況,在讀碩士博士即使結婚了,也并不見得比社會人士年齡大,談不上早婚。只要教育作為社會流動渠道的功能存在,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們大都不會早婚。
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大學校園里的“夫妻宿舍”同樣具有婚戀教育的功能。作為一種社會化歷程,婚姻進入是一道門檻,婚后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又是另一道坎。“夫妻宿舍”猶如一面鏡子,不僅提醒在校大學生保持對美好情感和婚姻的向往與追求,也啟發他們讀懂婚姻和家庭的真諦,在婚姻進入上多一些審慎和理性思考。
正視人性復雜、生存不易的現實,保留對美好情感與婚姻的渴望與希冀,“夫妻宿舍”既沒必要被污名化,也沒必要被過度美化。和其他人一樣,“夫妻宿舍”的男男女女,也同樣會有自己的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對于已婚夫妻來說,“夫妻宿舍”同樣也是一個考場;面對“夫妻宿舍”,我們既要肯定其中人性化的一面,也要對“結婚要趁早”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