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新修訂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新標準規定了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和包裝成本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檢測和判定方法,該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一直以來,商品“過度包裝”現象飽受詬病。“過度包裝”不但浪費了有限的資源,而且也不利于環保。據研究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大部分是過度包裝產生的。
就拿“快遞包裝”來說吧!據統計,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740億件。按此核算,初步估算全年消耗編織袋29.6億條、塑料袋82.6億個、包裝紙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緩沖物29.7億個。按平均每個紙箱重0.1千克,生產1噸紙需要20棵樹來計算,一年的快遞包裝紙箱就要消耗近3000萬棵樹。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這些快遞包裝的材料幾乎沒有被回收再用,基本上是被當做廢品給扔了,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同時,其它商品,如食品、化妝品等也存有“過度包裝”的現象??梢?,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已是刻不容緩。
此次,市場監管總局新修訂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明確提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這無疑是一個“好聲音”。但筆者以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僅僅有“國標”還遠遠不夠,還需有“行動”。
一方面,無論是食品行業,還是化妝品行業,亦或是快遞行業,都應嚴格按照“國標”進行商品包裝,既要規范使用綠色環保型的包裝材質,杜絕重復浪費和豪華裝飾,又要樹立循環利用理念,對商品包裝產生的垃圾建立統一回收機制,提高包裝物品的使用效率。對擅自違反“國標”的要給予嚴懲重處,該罰款的要罰款,該取締執業資格的要取締執業資格,倒逼其嚴格按照“國標”執行商品綠色包裝。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應督促商家在進行商品包裝時,盡量多些“簡包裝”“素顏包裝”,少些“精包裝”“豪華包裝”,并能夠做到回收紙箱、塑料薄膜等包裝物,做到回收再利用。如此,商品包裝才能既做到“綠色”“環保”,又做到“回收再利用”,真正讓商品包裝“綠起來”,從而有效遏制食品“過度包裝”。
筆者相信,只要一手抓“國標”,一手抓“行動”,兩手抓,兩手硬,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才能真正“落地”。否則,光有“國標”,沒有“行動”,那這樣的“國標”依然還是“紙上談兵”,最終還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