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初開始,江蘇省就開始進行嚴格的“能耗雙控”,隨后廣東省開始限電,然后迅速擴散到云南、廣西、浙江等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16個省份出臺了力度不等的限電措施。拉閘限電成為近來的輿論熱點。特別是沈陽限電致部分街道紅綠燈停電引發擁堵,吉林、遼寧兩省對部分地區的居民用電等采取了較嚴格的拉閘限電,更是引發網友關注。
各大發電廠好好的在運轉,一沒地震二沒暴風雪,怎么就沒電了?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天氣原因,近幾日風速較低,風電貢獻電量顯著下降,加劇了火電供應的壓力。二是動力煤價格同比上漲近一倍,火電廠發電越多越賠錢,同時考慮到冬季供暖,干脆少發電甚至停機,攢煤炭保證供暖。三是世界各國受疫情影響,對我國產品需求大增,制造業用電量上升。四是一些省份并未完成“能耗雙控”要求,壓力之下,便急踩剎車,選擇限電。
所以,一名國家電網工作人員稱,“現在拉閘限電是為了保障供電安全,否則一旦負荷過大,導致電網崩潰,將會出現大面積的停電,甚至損毀電網設備、引發火災等后果。”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個別地方全力優化能耗指標、不惜關停生產甚至影響居民生活用電的‘一刀切’做法,究竟為了啥?說白了,跟開學前狂補作業一個道理。平時不作為,臨近考核搞層層加碼、玩命突擊。”這兩個說法都有道理,可以說,多地拉閘限電是在多種原因疊加下出現的情況。但歸根結底,這些原因都是可預見的,風電的風力有相應的預報,動力煤5月份的時候還是500多塊一噸,“能耗雙控”的目標也不是今天才出臺,二是已經出臺了6年。完全可以未雨綢繆,及早采取調整預防措施,而不是形勢急了才“趕作業”。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居民用電只占總用電量的13.6%,第三產業用電也只有13.4%,第二產業用電占比達67.6%。而第二產業用電除了像廣東這種外貿訂單急劇增加難以把控的情況外,其它情況都是提前可控的?,F在不僅限制居民用電會帶來民生的各種不便,就是限制工業用電也會造成對就業的影響。但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對于經濟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和工作基礎,必然導致“平時不用功,到時一刀切”的現象。同時,一些地方認為還有近10年的碳排放增長期,就產生了“沖高峰”的想法,繼續建設高能耗、高排放的“兩高”項目,2021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就通報了一些地方違規審批和建設煤化工項目的典型案例。這自然加劇了供電的緊張。
此輪拉閘限電,廣東的表現可圈可點。廣東明確表示,本輪錯峰用電主要是因為高溫天氣下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為能耗雙控工作。目前,廣東全省各市已啟動有序用電預案,多地工業企業“開三停四”甚至“開二停五”錯峰用電。同時,一方面發布《致全省電力用戶有序用電、節約用電倡議書》,通過社會節電來保障居民用電。另一方面全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近期電力供應緊張狀況,增加電力供給。廣州能有這樣底氣,恰恰得益于一直夯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礎,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力度??梢哉f,當產業發達了,經濟基礎好了,節能減排的基礎就牢固了。當然,產業技術創新和綠色產業發展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必要的耐心,應該踩準點、把握好節奏,需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脫離地方基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