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員”還是“支教媛”?最近,“海歸女碩士龍晶睛連續10年去湘西支教”被質疑打造人設斂財,引發極大爭議。今年教師節前后,一篇題為《龍晶睛,你火了!》的網絡熱文,不吝盛贊之詞,選在重要時間節點,將“最美支教女教師”龍晶睛推到公眾面前,一時風光無幾。
龍晶睛最受贊譽的莫過于“連續10年參與支教”“10年間,她的支教足跡遍布湖南、江西、貴州、陜西等地24所偏遠山區學校,前后幫助過2000多名山區孩子”,這樣的公益事跡很難不讓人給她加上一層道德光環,海歸碩士高學歷、良好的外貌進一步把好感拉滿。贊美聲過后,有人質疑龍晶睛在國外讀書9年,如何能“連續10年支教”?龍晶睛回應稱,報道有表達“失誤之處”,“連續10年支教”并非“扎根大山支教10年”,“足跡遍布24所偏遠學校”實際上“只去了其中的10所學校”。
作為慈善組織“善吟共益”創始人,自己利用假期時間往返大山,更接近考察與統籌的角色。統籌就統籌,非要把假期社會實踐說成“支教”,對實踐時間和事跡成果添油加醋、肆意美化,帽子太高戴不住了玩起文字游戲,怪報道表達有問題。難道這些細節不是受訪者自己說的?報道發表前龍晶睛沒有確認內容符合自己真實意思?
從“支教員”到“支教媛”,一“YUAN”之差,網友態度大相徑庭。繼“拼團名媛”“佛媛”后,“媛”字的妙用已經成為一種默契,其所包含的對虛假人設的諷刺不言自明。龍晶睛“連續10年支教”人設坍塌之后,引發次生危機。目前已知,“為公益組織持續造血”,每人收費5000元、實際上只有2天7節課的“愛心暑托班”項目確實存在過。但單這一條并不能得出“假做公益真賺錢”的結論。公益人也需要吃飯、養家糊口,完全去商業化的公益很難長久,用商業模式來推進公益項目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糟糕,恰當運用反而利于社會效益最大化。
問題的核心是,如何把握商業和公益的界限,讓商業成為公益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而非打著公益的幌子賺錢。包括明碼標價的“支教旅行”在內的善款收入都用到了哪里,是衡量公益和商業的重要標準。民政部等部門2016年印發的《關于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的規定》曾對慈善組織費用問題作出一系列規定。“善吟共益”年度慈善活動支出、年度管理費用以及其他指標是否符合標準,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收支不透明,顯然會引起監督和質疑。
公益不是道德牢籠,要求身處其中的人絲毫不沾染半分經濟利益,但它也不應該成為一些人沽名釣譽的變現手段,被商業侵蝕。公益事業尤其不需要一分做事、九分宣傳,一旦人們感到善心被欺騙,公益人曾經的道德光環就會轉變為道德反感,最后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