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針對網友提出的“專升本畢業后第一學歷是??七€是本科”問題進行了答復。答復稱: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文件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10月8日《滄州晚報》)
雖然教育部門沒有“第一學歷”的概念,但“第一學歷”卻成為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一些高校招聘青年教師,有的博士因為本科學歷并非“985”“211”而失之交臂;部分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本科學歷并非“985”“211”的同學連簡歷這一關都過不了。在婚戀市場,一些人因為本科學歷遭遇歧視與社會排斥。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只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在不少高校里,有的人本碩博一路學霸、一路名校,進入職場后表現平平或者不盡如人意;有少數人本科學歷不夠體面、光鮮甚至是被人冷眼相看的???、自考,被大學破格錄用后表現出眾,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一學歷”說到底是建構了一種制度壁壘和人為樊籠,不利于人才全面、充分流動,不利于激發人才活力,理應糾偏。
講究“第一學歷”,本質上就是推崇“出身論”“血統論”,它不僅加劇了名校情結和學歷崇拜,也造成了就業上的不公。追求“第一學歷”,骨子里是一種固化思維,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就享有永遠的紅利,在高考競爭中落敗就永遠是無能者和失敗者。促進社會流動,激發社會活力,取消“第一學歷”契合價值理性。
長期以來,“第一學歷”猶如一道無形的門檻,將不少人區隔、排除在外;“第一學歷”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路徑依賴,形成了一種“文化枷鎖”。一方面,追求“第一學歷”固然是一種單一化、片面化的評價方式,卻能夠滿足某些人圖方便省事的需求,契合工具理性;另一方面,部分人對“第一學歷”進行變相美化,認為高考相對公平,考研、讀博中存在不少人情、關系等不確定、不公平因素,導致他們為“第一學歷”找到了看似合情合理的存在理由。實際上,這壓根經不起推敲。
打破“第一學歷”的門檻,不拘一格選用人才,依然任重道遠。如果不能從根本上重塑和更新“意義之網”,“沒有第一學歷”只能是徒有其表;如果用人單位和全社會不能從骨子里消除學歷歧視,就會通過形形色色的辦法對規則進行變通和替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骨子里還是老思想、老觀念、老辦法,“沒有第一學歷”就會淪為“稻草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第一學歷”的關鍵在于凝聚思想共識、提振價值認同,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消除學歷歧視對促進教育公平、加速社會流動的重要意義。當教育公平得到更充分保障,社會流動才會更加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