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出現大范圍罕見強降雨。此輪降雨導致山西不少古建筑受到影響,平遙古城墻發生局部坍塌、晉祠多處古建屋面漏水、天龍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截至10日12時,山西各地共上報17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現險情,9座博物館紀念館出現小面積漏雨、部分構件損壞等情況。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開展搶險修繕工作。(10月12日《新京報》)
山西是我國現存各類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之稱。這場強降雨對大型露天土質文物建筑帶來巨大威脅,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晉祠、天龍山石窟、蒙山開化寺遺址等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受損更為嚴重的文物多集中在縣級及以下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大量未登記在冊、未定級的鄉村古建。
古老的文物建筑凝結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見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和文明風韻,一旦遭損就不可能恢復到昔日模樣。文物建筑年代悠遠,猶如歷史的老人,經歷過無數次自然災害的“洗刷”,能夠留存至今,說明這些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災能力,但是千百年的日曬雨淋也讓這些文物抵御災害的能力越來越弱。同時,文物建筑多為木構架結構,主要建筑材料為木材、磚瓦等,尤其是一些鄉村古建,更容易在自然災害中受損。
自然災害固然可怕,但文物保護并非不可為。關鍵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下好日常之功。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只有平時把文物保護的工作做深做細了,預案、措施做周全做扎實了,面對各種突發災情時,就可以將日常之功轉變成應急之策。應該承認,山西遭遇此次強降雨為“四十年一遇”,出乎人們意料,屬于不可測的因素,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問題。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相關部門既然能對氣象災害作出預報,何不對古建保護制定預案?的確,再周密全面的災后搶救修繕,也比不上事前的未雨綢繆。
我們常說“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裸露在外的文物保護更應如此。此次持續暴雨給山西鄉村古建帶來的考驗是巨大的,受損的程度也更為嚴重。但是,我們不能把責任完全歸為強降雨,“因為那些倒塌的鄉村古建筑此前損毀就已經很嚴重,這次的降雨只是加速了倒塌”。有民間古建筑保護專家坦言,大量鄉村古建的日常維護幾乎沒有。相關單位應推進對各類文物的無差別保護,文物保護的經費應該打破文物保護級別的限制。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個“國際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讓文物免遭“風雨之害”,保護機制也要升級,一方面要加強防災減災研究,完善文物日常保護措施,一旦出現破損跡象能及時修復;另一方面要完善防災減災預案,建立監測預警、培訓演練、災情防范、受災處置等機制,增強應對災害威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