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晨起到晚睡,家住武漢市洪山區的秦女士看著60歲的母親幾乎不合眼、不離手地刷抖音短視頻,“跟上了發條一樣”,直至不久后出現失眠乏力、頭暈眼花等癥狀,她不得不送母親去醫院就診。在醫院,醫生給出的“處方”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盡量不用手機”。
網癮,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匆唤M數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達18.70%。今年2月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增長的主體由青年群體向未成年和老年群體轉化的趨勢日趨明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程度逐步加深,越來越多的“銀發”中老年“觸網”成了一大發展趨勢。社科院《后疫情時代的互聯網適老化研究》顯示,81.48%的被訪老年人認為自己能夠辨別互聯網流傳信息的真假。但僅有62.34%的被訪老年人,會利用網站、手機程序APP等工具核實信息真假。事情就是這么吊詭,一方面,老年人群體面臨數字化鴻溝,需要破解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等智能技術的困難。另一方面,一些跨越了數字化鴻溝的老年人,或沉迷刷微信和短視頻“成癮”,影響身心健康,或掉入網絡詐騙陷阱,辛辛苦苦養老錢財被洗劫。
年輕人吐槽父母網癮影響生活,更心疼父母的健康。老年人長時間上網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脊椎病、眼疾等多種疾病。心理方面,上網本可以緩解老人的孤獨,長期沉迷卻適得其反,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空虛、焦慮感。怎么辦?回到文章開頭醫生給出的“處方”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盡量不用手機”,然而,又談何容易。須知,老年人多半固執,加上又是長輩,年輕人規勸起來會比較為難和麻煩。更關鍵的是,與青少年不同,老年人經濟較為獨立,購置手機、購買保健品甚至理財產品,更容易自我掌控。而在學會上網跟形成網癮之間,也有讓人糾結之處。“批評人家不會,會了吧,又讓人家戒網癮。”“自己都戒不掉,不強求老人家了。”“開一個老年網癮戒斷營?”“把他們當年對小輩戒網說的話,重新說給他們聽。”“親人不陪伴,人家自己在網上找點樂趣還不行了?”網友的評論調侃之中,也有一定合理性。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實,幫助老年人擺脫網癮也是。心理專家表示,老年人社交圈子隨年齡增長縮小,他們會在網絡上尋找“代償”,有些老人情緒低落,會通過網絡喚起情緒。這就需要多方施治對癥下藥。平臺企業應打造適合老年人手機操作習慣,適老化改造的APP,不僅僅只是放大字體,更要理性、安全、規范。子女們要將更多的目光投向父母輩的生活日常,給他們最好的愛和陪伴。此外,社區要多組織文體活動,培養老年人群體多樣化興趣。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用。知易行難,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