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日前印發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和相關體育社會組織堅決糾正虛假宣傳、虛假折扣、“焦慮營銷”等行為,促進課外體育培訓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多地試點逐漸將體育測試納入中考,加上近期中央“雙減”迅速落地,從不同方面催生了體育培訓的市場需求。然而,這個過程暴露的一些“野蠻生長”苗頭,也不容忽視。在日漸升溫的市場需求之下,一些無良機構乘虛而入,搭建“草臺班子”渾水摸魚,資質、師資、課程配置“三不足”,還有很多體培機構尚未落實相關預收費要求,高額預收費、跑路事件頻發,危害行業健康發展。
體培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主管部門及時有效的規范監管。不過,轉換到市場供需的視角,同樣需要需求方端正理念、克制盲目需求。一些家長錯誤地把體育測試理解成應試教育,不是反對將其納入中考,就是抱著突擊心態;不是將體育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部分,而是寄希望通過投機取巧的辦法快速獲取分數,正中不良機構的“饑餓營銷”下懷。體育運動既需要掌握規律,也需要循序漸進,有中學體育老師就直言,很多中考體育項目并非力量型而是技巧性運動,關鍵是掌握動作模式。偏離對體育運動的正確認識,只盯著應試分數,無疑是舍本逐末。
進一步需要糾偏的是如何看待體育運動?;乜大w育教育的初衷,其不僅僅在強健體魄,更在于通過運動磨煉人的意志品質、觀察學習能力、團隊精神,乃至單純地享受運動樂趣等。以素質教育來衡量,文化課與體育課也不是此消彼長,這邊投入多一點就會影響那邊,即便把體育當作一種學習生活調劑,比起只顧埋頭啃書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歸根結底,很多青少年和家長的體育成績焦慮,實際上源于沒有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意義與價值。主管部門有責任強化問題導向,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青少年和家長們也應該拋棄功利心態,真正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