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宿州。男孩拉著車門大哭,不想讓媽媽出去浙江溫州打工,媽媽情急之下連說“滾”,視頻引發爭議。同行的老鄉徐先生表示,表達方式不一樣,有條件誰都想帶著孩子。(10月17日 澎湃新聞)
在互聯網時代,留守兒童和父母難舍難分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公眾視線。面對留守兒童對親情的饑渴和對家庭溫暖的期盼,打工人“狠心”和孩子告別的背后,顯然具有“不得不如此”的無奈和悲情。
這邊廂,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許多農民工到東南沿海和大城市打工;那邊廂,農民工想將子女帶在身邊,面臨著不少現實困難。不論是居住條件有限,還是需要經常加班加點無暇照看陪伴子女,抑或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對于不少農民工來說,“把孩子帶在身邊”并沒有那么容易實現。
正如一名網友評論的那樣,“當面厭,背后念而已,父母都這樣。孩子不明世事艱難,總是全都想要。大人經歷無數坎坷,才會無奈的選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心酸的離別,情緒復雜的“滾”,并不代表母親不愛孩子。社會化不夠充分的孩子,還不能理解和體諒母親的“不得不如此”,不想讓母親外出打工出于一種情感本位;母親外出打工并且不能將孩子帶在身邊,想必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一個家庭有諸多功能,為了實現家庭經濟功能不得不讓渡和犧牲撫育、陪伴孩子的養育功能,是不少打工人面臨的兩難選擇??墒?,如果掙到了錢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長時間、經常性角色缺席,是否也是一種得不償失?外出打工很大程度是為了孩子,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 “隔代撫養”的留守兒童,也有學習狀況令人擔憂、心理健康難以保障、親子關系淡漠疏遠等問題,引發了一些打工人的擔憂和焦慮。
在平凡的世界里,外出打工的經濟訴求與陪伴孩子的情感訴求,普通勞動者很多時候難以兩全其美,甘蔗沒有兩頭甜?,F如今,陪伴孩子日益引起打工家庭的重視,一些打工者也選擇了“理性妥協”,最終實現了“雙贏”。他們利用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打工積攢的財富在家鄉所在小城市買房,“居者有其屋”既能陪伴孩子,也比回到鄉村有更多價值實現的機會。
“讓留守兒童滾”猶如一面鏡子,不僅觀照出留守兒童的生存生態,也折射出社會流動給無數家庭帶來的改變和影響。讓更多父母能夠和孩子“在一起”,除了一些“80后”“90后”主動地“理性妥協”之外,公共部門、企業也應該為打工者將子女帶在身邊提供更多的庇護和幫助。改善打工者居住條件、便利隨遷子女就近入學、提供有公益性質的托管服務……只有多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將子女帶在身邊”才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