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侵犯個人信息,何種情形會被重判?法律專家岳屾山分析:買賣個人信息,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公民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生物識別信息以及行蹤軌跡等。我國刑法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不管出售、購買還是竊取個人信息,達到一定標準都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個人信息“被竊取”“被販賣”的經歷,比如:一旦因為買房、貸款、上保險等原因留下了個人信息,不久就會接到各式各樣的推銷電話,甚至詐騙電話,叫你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實在令人既“生厭”又“生怕”。
眼下,在人們享受數據信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個人信息被竊取、被販賣的風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不僅嚴重危害公民信息安全,其背后的買賣產業鏈也會引發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犯罪,甚至會與綁架、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相結合,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梢?,打擊“竊取、販賣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已是勢在必行。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此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明確不管出售、購買還是竊取個人信息,達到一定標準都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且買賣個人信息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這無疑具有里程碑意義,既利于保護個人信息權益,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又利于促進個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同時,也具有雙重警示意義,既可對犯罪人員起到嚴懲和震懾作用,也可對其他人起到警示和威懾作用,是一堂實實在在的法治教育課。
但愿通過個人信息保護“入法”這一法律規制,能警示更多的人遵規守法,切莫鋌而走險,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重處。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多方合力,重拳出擊,共同打擊“竊取、販賣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從而讓公民的個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再“被竊取”“被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