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企變身“央字號”,一般人可能會認為不靠譜,不過這是一片真實存在的灰色地帶。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多家央企子公司遭到明碼標價:“掛靠”央企四級子公司或更低層級,每年費用在300萬元以上,“掛靠”偏遠地方國企每年費用也要80萬元。
從被中核集團多次打假的中國華宇,到“中鐵系”40億私募爆雷案,再到眾多聲稱有國資背景的P2P跑路……近年來,不少“假央企”“假國企”不去扎扎實實做企業、拼事業,滿腦子扯虎皮做大旗,利用地方政府或金融機構對央企的信任,“跑馬圈地”拉項目、拉融資,不僅擾亂央企及其下屬公司的正常經營,更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讓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其他合作者、投資者苦不堪言。對此,必須扯下它們遮遮掩掩的面具,以正市場風氣。
2019年,國務院國資委打響向“假央企”宣戰的發令槍。此后,不少聲譽受到影響的央企、國企紛紛站出來進行澄清或切割,宣稱與自己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關系等。這些澄清也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遠看,不少“李鬼”并未收手,他們往往選擇換一個馬甲,繼續招搖撞騙的把戲。最近,國資委曝光最新假冒中央企業名單,共涉及企業353家,注冊地涵蓋31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其泛濫程度可見一斑。
人們不免質疑,為什么打假力度不斷升級,真真假假的“掛靠”戲碼仍在持續上演?問題集中在幾方面:工商登記環節僅對所提交資料進行形式審查,一些企業通過偽造公章、虛假證件等蒙混過關;有些企業確實與央企存在投資關系或經授權,但央企退出后并沒有改名;更多企業通過錯綜復雜的股權交替進入央企體系,甚至被掛靠的央企并不知情……這表明掛靠行為處于一個灰色地帶,有相當的模糊性,這也是許多央企更多依靠公告進行自我澄清的原因。
這讓人想起一些產品“蹭名牌”,而品牌只能通過搶注近似商標進行反擊的做法。肅清市場環境,不能僅依靠相關主體自證清白。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不斷推進,國有企業邊界將變得更加模糊。央企要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清理未出資、不控制卻冠以中央企業名號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處于清算狀態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企業”。另一方面要加強多部門聯合行動,通過“刨根問底”式監管問詢把一些“李鬼”擋在入口處,將更多的“假央企”連根拔起。
廣大投資者、合作者也要擦亮眼睛,特別是金融機構,不能一味迷信“央企光環”,不以所謂背景作為判斷企業實力與信用的標準,而是把信用審查重心放到融資企業的實力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