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通報今年第11批部分手機應用違規調用通信錄、位置信息以及彈窗信息騷擾用戶等問題,共涉及38款應用,其開發者不乏一些知名的互聯網頭部企業,主要是超范圍或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下載、強制或過度索取權限等。
今年以來,工信部持續加大對手機應用侵害用戶權益的整治力度,先后三次組織對重點問題開展“回頭看”,加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于本月初正式實施,都釋放出了個人權益保護不斷趨嚴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特別是行業頭部企業依然我行我素,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合規性要求置若罔聞,著實耐人尋味。
一些應用為什么頂風作案?主要還是違法違規成本偏低?,F實中,一些應用收集個人信息的方式相當隱蔽,不能使人充分意識到風險。再加上用戶個人維權費時費力,很少跟這些企業“較真”,導致部分開發者總是存在僥幸心理,企圖蒙混一時,跟監管部門玩起“貓鼠游戲”。
還有開發者總有一種“迷之自信”,認為能逃脫用戶和監管的眼睛。殊不知,淡漠用戶權益,久而久之影響的是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的口碑和認可度。近日美國社交網站臉書改名“Meta(元宇宙)”,稍微多了解一點臉書屢屢侵犯個人隱私的劣跡,就很難說這不是為了挽救越來越受爭議的企業形象。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連續被卷入兩任美國總統任期內的麻煩、被前員工曝出未阻止人口販賣信息傳播,恐怕換個“馬甲”也逃脫不了被嚴厲審查的命運。
可以預見,用戶的個人隱私意識將越來越強,監管的籬笆也會編織得越來越緊,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倘若屢教不改,必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