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前幾年那部紀錄片《高十》的觀眾應該對主人公唐尚珺充滿波折的高考之路印象深刻:歷經高中十年、瞞著家人七赴高考,最終獲得了中國政法大學錄取通知書。片子最后,唐尚珺帶著垂垂老矣的父母站在了名校門口,此時音樂激昂,陽光燦爛,觀眾也深受感染——仿佛無怨無悔的付出終于迎來了美好的結局。豈料“結局”遠非結局,唐尚珺的真實情況不容樂觀:執意從中國政法大學退學后多次赴考,直到今年,33歲的他第13次參加高考,最新一次的成績離他放言沖擊的清華尚差90多分。
在如今多元化的價值觀下,網絡上針對唐尚珺的爭論變得撲朔迷離:贊成他的人,佩服其唐吉訶德式的執著——為了心中理想承擔巨大壓力而無怨無悔;反對他的人則認為他的執著早已扭曲為偏執,似乎是在借高考來逃避成長過程中應該擔負的責任。
這是一位理想主義的勇士,還是懦夫?
來自廣西防城港市農村的唐尚珺并不是一個天資過人的學生,2009年第一次參加高考,連三本線都沒過,遠遠談不上“知識改變命運”。一邊是原本的生活環境貧窮而閉塞,另一邊似乎只有通過高考進入名校才能迎來人生的煥然一新——彼時毅然選擇重回考場的唐尚珺雖然悲情,依然能獲得人們的理解和尊重。轉折點出現在2014年,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的他在周遭的不理解中再次選擇復讀。接下來數年,死磕“清華夢”的他接連放棄了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重慶大學……成為了諸多名校“永遠得不到的學生”。
在人們的瞠目之余,唐尚珺的一意孤行遠非孤例,上網搜索“高考釘子戶”,出現的一長串名字背后,各有其脫離不了高考烙印的沉重人生。放眼望去,隱匿在這一群體之后,是數量龐大的小鎮青年、寒門學子想要通過高考制度改變人生命運所付出的艱辛努力。這些努力固然值得我們尊重,也值得社會各界伸出援手、鼓勵和幫助更多這樣的有志青年超越夢想、成就自我,但也要警惕部分年輕人過猶不及,將全部希望孤注一擲于高考、全情寄托于名校。世界之大,山外有山,考上名校也不意味著人生從此登頂、一勞永逸。
人生的挑戰貫穿始終、無處不在,即使名校畢業也還有諸多難關需要逐一面對。一味“非……不去”“非……不要”,并且賭上自己全部的機會成本一力死磕,一旦遭受挫敗,理想支柱轟然倒塌,那接下來的人生又該如何自處、何以為繼呢?近年來,“高考工廠”“小鎮做題家們”飽受爭議,人們一方面敬佩他們志向遠大、精神可嘉,另一方面又對這一語境下日漸功利的教育模式充滿憂慮:當學習異化為不斷刷題的單一維度,當理想異化為“要去城里拱白菜”的庸俗目標,即使進入名校接受了高等教育,可內心匱乏與焦慮如何安放?
學習貫穿人生始終,不僅限于學歷教育。復讀12年,對高中三年的課程掌握得滾瓜爛熟,是否能抵償這么多年錯失的人生風景?什么時候想明白了,很多執念也就放下了。
作者系青年作家、文藝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