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六百歲的村莊!”近日,遼寧一位離休干部在致《半月談》的信中呼吁保護當地傳統村落。記者走訪葫蘆島、錦州等地發現保護現狀不容樂觀:已有幾百年歷史的青磚灰瓦民居,因年久失修面臨被拆命運;限于一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的政策,人們無奈地把祖輩傳下的傳統民居拆掉蓋新房……
“青石小徑探幽源,村社群山掩映間”,傳統村落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鄉土風情為特質,兼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性。部分地區出現的保護跟不上、開發不合理狀況,促成了“有鄉村沒鄉愁、有新房沒靈魂”的困局。雕花石墻、木格窗戶、前廊后廈,傳統民居的典雅與精致絕不能僅停留在夢境、出現在記憶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而對于傳統村落的保護性開發則是重要段落。
從多部門聯合開展傳統村落調查,到多批次公布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再到統一設置標志牌,保護傳統村落的行動一直在路上。有力舉措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效,目前已有6819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群,兼具自然與人文內涵的傳統村落得以全景保護、全貌呈現。同時也應看到,隨著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傳統村落保護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欠佳的居住條件,降低了人們棲身于此的意愿。傳統村落屬于一種活態文物,生活其中的每家每戶賦予其靈動的生命力。無論是在建筑安全性,還是舒適度方面,飽經風雨侵襲的古老住宅很難滿足當代人的居住標準。其次,快速的社會發展加劇了傳統技藝的退場。傳統村落保護屬現代社會出現的新課題,實踐性強、專業度高,精通特色民居修繕和維護的技術人才匱乏,建筑匠人的青黃不接是手藝傳承的一大障礙。
傳統村落必須遵循整體性保護的理念,讓青山綠水融入煙火氣,現已成為社會共識。從傳統村落的物質屬性講,須繼續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包括民居、村落自身的土質、水源等,賦予傳統文化以凝固的載體。從傳統村落的非物質屬性看,要注重保護好傳統村落的“活態文化”,即通過改善生活條件使原住民過得好,引進人才留得下,豐富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用人間煙火氣延長歷史文脈的生命線。
活化傳統村落,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如果把傳統村落享受的政策紅利比喻為“輸血”,那諸如發展鄉村旅游、引入社會資本等“造血”舉措,或是其開發性保護的不竭動力。以現代文明映照傳統文化,把本色的傳統村落留給后世子孫,讓他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是厚重歷史文化傳承的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