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對政協委員《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措施的提案》進行了答復,明確表示“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抑郁癥屬于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具有多重潛在危害性。對青少年進行預防抑郁癥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應對迫切現實的必要之舉。青少年面臨諸如學習、就業等多方面壓力,心思細膩敏感,屬抑郁癥高發的重點人群。來自《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的數據顯示,18—25歲青年的心理健康指數明顯低于其他年齡段,更容易出現抑郁、倦怠等消極情緒。
抑郁癥篩查是提前識別、介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關鍵一步,以期將可能發生的嚴重危害降至最低。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的抑郁癥檢出率并不高,個中緣由需要引起關注。廣泛存在的病恥感是原因之一。在傳統認知中,“生病”恐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心理方面的疾病更是如此,人們大多不愿提及。其二,病識感不強阻礙了有效的篩查。部分青少年缺乏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草率應付測量表的事情時有發生。其三,具備專業心理服務的師資力量匱乏,這也是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更進一步,如何做好篩查結果的保密?被篩查出的學生是否會受歧視?各種疑問縈繞在人們心頭。這提示我們,針對抑郁癥篩查的配套服務必須跟得上。綜觀教育部給出的多層次、系統化意見,加強抑郁癥防治工作部署、開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預防抑郁癥教育、建立全過程青少年抑郁癥防治服務,正是針對后續精神疾病治療、師生認知觀念錯位、人才隊伍專業性不強等問題開出的可行方案。
抑郁癥不是小病,同時也不宜反應過度,避免出現截然相反的兩個極端。“小孩子太矯情”“過了青春期就好了”……面對抑郁癥的典型癥狀,現實中不乏如此論調。漠然視之從來都不是預防精神疾病的正確姿態,要知道,抑郁癥有“隱形殺手”“精神癌癥”之稱,其危害性值得警惕。此外,抑郁癥更不該被泛化、擴大化。抑郁癥的核心特征包括抑郁情緒,但有抑郁情緒不一定是抑郁癥。面對起起伏伏的生活波折,青少年難免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重要的是及時調整心態,切莫披著抑郁癥的外衣深陷無謂的情緒苦海。
有研究表明,70%—80%的抑郁癥可以被治好或改善。這就啟示我們,對青少年進行預防抑郁癥教育大有可為。嚴守精神疾病篩查的關口,做好全過程抑郁癥防治配套工作,規定“落筆”更要“落地”,多措并舉共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