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姥姥”硬核科普的視頻火了。72歲的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吳於人,深耕物理科普教育16年,憑借通俗有趣的短視頻在全網收獲百萬粉絲。
想象這樣一幅畫面:身穿漁夫馬甲的吳姥姥,用快樂和智慧做船槳,撐起科普的扁舟,帶領心懷好奇者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馳騁在無窮無盡的知識海洋中。緣起物理,在短視頻平臺繼續延續教育生命;情系科學,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播撒知識的火種;心屬孩子,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這就是我應該做的一點小事”,樸素話語傳遞出真情大愛。
心懷“國之大者”,此乃真情大愛內涵之一。國家發展離不開物理學,航天空間科學、空間應用等領域的創新突破,助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青少年的物理綜合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反觀一些物理課堂,學生陷于“題海”,疲于應試壓力,有優異的考試成績卻無濃厚的求知興趣。“科學姥姥”緊盯科技前沿,化身科普達人,在孩子們的澄澈心靈重埋科創的種子、重燃探索的希望。
擔當育人使命,是真情大愛的第二重意蘊。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說投身高等教育意味著看得見的人才回報,那對于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而言,扎根全網的物理科普則是一筆無形的強大助益。宇宙射線、楞次定律、減慢光速……“科學姥姥”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簡單實用的道具,將科學大觀園內的高潔之花盡數展現于眾人面前、充分激發人們的求知欲望。“降維”科普意義非凡,別有一番價值。
歲月不減飽滿赤誠心。退休前站在講臺傳播知識,退休后現于屏幕播撒新希望。辛勤付出終有回報,百萬粉絲圍觀科普短視頻,中小學生熱擁吳姥姥做實驗,觀眾的喜愛成為支撐科普短視頻創作的不竭動力。
“有時候累是累,但這都是跟小孩兒、年輕人兒玩,我覺得挺有意思”,保持熱愛、保有“童心”、保留純粹,“科學姥姥”走紅背后的那些精神密碼,值得我們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