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提出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推動提升法治教育課時占比,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在中考、高考中的內容占比等。(11月15日《法治日報》)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近年來,中小學法治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目前的法治教育現狀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不顯著,未成年人的犯罪數量有所增加,給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青少年的父母很少有認真對待法治教育的,法治教育很難和藝術、才藝類的教育相比,通過課外教育推動法治教育并不現實。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下,人們對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尤其是強化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呼聲很高。此番教育部印發《規劃》,提出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識占比,必將對各方都是一種倒逼。
對學校來說,法治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相關法治知識,熟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學生的法律素養,培養學生現代法律精神和法律信仰。然而就目前情況看,中小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傳統上都是由思想品德課教師兼任,而這些老師基本上沒有專業學習過法律,或者法律專業水平有限,授課質量難以保證。
法治課堂教育如何實現專時的課程、專門的教材也是目前面臨的困難。比如,設立專時的課程,必然要減少其他課程的時間,如何從原來的德育課或者思政課里獨立出來,與其他傳統學科進行權衡,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專門的教材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段對法治的認知和接受的不同程度來編制,然而現實中不少地方缺乏中小學生的法治讀物。
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當前都沒有充分理解法治教育的重大意義,對法治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識占比,必將從外部施加推動力,使各方更加重視起來,真正將法治教育落到實處、抓出成效。因為用中高考這根“指揮棒”來評價法治教育的成效,可以促使學校、家長和學生更加關注課堂教學。
這種明確、具體的指導性政策,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能引起學校、家長和學生不同層面對法治教育的重視,也能全面提升學校在課堂教學中的課時設置、內容安排的重視程度,還能促使有關方面編寫法治教育專門教材、完善教學內容、配齊師資力量,推動中小學開齊開足開好法治教育課,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范化、常態化。
當然,中高考增加法治知識占比只是手段,讓青少年掌握基本法律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初步法治思維和實踐能力,才是其背后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