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創下了1978年來的新低。同期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僅為1.45‰,同樣創下1978年以來的歷史新低。(11月20日東方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分析,“受經濟社會環境變化、生育養育子女的直接和間接成本攀升、勞動就業形態發生改變等綜合因素影響,近些年我國居民對婚姻和生育的觀念以及相關行為正在發生變化,晚婚、晚育、不婚、不育人群逐漸增多,疊加育齡人口規模下降,導致我國近些年的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人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人口紅利”居功至偉。研究表明,勞動力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6%。假如“人口負增長”到來,將對我國人口結構、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建設等帶來重大影響。
曾幾何時,我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人口負增長”似乎遠離我們十萬八千里。但是,連年來一組組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表明,老齡化社會猝不及防到來,國人生育意愿持續走低已是不爭事實,對“人口負增長”狼來了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優化人口結構,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刻不容緩。
中央放開生育三孩政策以來,一些地方推出配套鼓勵生育措施,如延長婚(產)假、增設男方護理假、試水生育補助、發放二孩購房補貼等。但是,影響生育意愿因素十分復雜,要解決育齡夫婦“不想生”“不敢生”的“生育之憂”,局部短期性激勵還遠遠不夠。從長計議,加快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才是應對人口增長堪憂的最佳辦法。
值得關注的是,現實中,對生育不友好現象比比皆是:女性就業受歧視、育齡婦女孕產期待遇保障不落實、中小學教育“內卷化”、子女教育支出偏高,加上就業競爭大、許多大中城市房價高企、醫療開支居高不下等,每一項都在點滴吞噬著人們的“生育意愿”。
生育是個人大事、家庭大事,也是社會大事、國家大事。根據人口增長不斷下降趨勢,鼓勵生育應成各界共識。從各國遏止人口負增長經驗看,鼓勵生育宜早不宜遲。我們必須從觀念更新、孕產婦呵護、均等化教育資源、生育補貼、稅收減免、就業安排、醫療和住房保障等,有步驟地做出全局性制度安排,全面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系統解決國人“生育之憂”。只有這樣,才能扭轉人口增長大幅下滑局面,讓經濟增長的“劉易斯拐點”遲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