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盲盒迅速在年輕人中風靡,從最初的玩偶到口紅、書籍、古玩、糕點等,可謂“萬物皆可盲盒”。如今就連脫單都開始出現盲盒玩法,只花一元錢就能找到有緣人,你信嗎?不僅是線下,被網友稱為穩賺不賠的“脫單盲盒”,在線上也逐漸流行。記者在某社交平臺搜索“脫單盲盒”、“月老辦事處”,會出現多個類似小程序,有些設置免費存取,有些會要求在投遞時填寫年齡、微信號、城市、星座等條件。(11月21日中國新聞網)
今年夏天開始,“脫單盲盒”“月老辦事處”在全國多地陸續出現。“一元錢從盒子里拿走一個微信號,一元錢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號”,對于這種全新的脫單交友方式,靠著“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抽到誰”的期待感,很多年輕人表示“很新奇”。如今,“脫單盲盒”上線,無疑給大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社交機會,但是帶來的不可控風險也更大。
首先,這種交友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盲目性和欺騙性。商家是否會對提供的“對象”質量進行把控?一位提供“脫單盲盒”服務的商家坦言,這些都是隨機匹配的,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并不能保證加到的質量。不少消費者稱,“都是假微信”“一塊錢買個有風險的機器人”“加的都是店員,都有對象”??梢?,“脫單盲盒”服務的可信度并不高,有的純粹是為了推廣賺錢,也有人是或許懷著各種不同的目的去交友,騙財、騙色皆有可能。
其次,這種交友方式有隱私泄露和財產安全的風險。購買“脫單盲盒”服務,上傳個人信息是自愿行為,這沒有問題,但這些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保護卻不得而知。正如律師表示,如果平臺獲取大量公民的個人信息后,用于推送廣告、銷售等,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就是違法,甚至構成犯罪。對消費者來說,當個人信息被人利用,則很容易掉入到“殺豬盤”、電信詐騙陷阱中??梢?,“脫單盲盒”有風險,不一定會收到驚喜,有可能還是驚嚇。
“脫單盲盒”上線,監管不能“掉線”。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商品和服務上線,相應的制度規則和有效監管也要及時跟進。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作了進一步規范。對線上“脫單盲盒”服務,有關部門也應盡快完善監管規則,推動社交平臺、網絡平臺協同把關,不能讓其游離于監管之外。商家不能盲目搶占“脫單盲盒”的風口,要愛惜羽毛、誠信經營,尤其要保證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安全。
愛情和婚姻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信息準確與隱私安全是保護這份美好的必要條件。“月老”無論怎樣改頭換面,都不能突破這個底線。這也提醒我們年輕人,對線上線下“脫單盲盒”服務,都要認清風險、理性消費,切勿盲目跟風,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