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83歲的銀川市民常壯其,在寧夏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將自己畢生積蓄120萬元捐獻給寧夏紅十字會的新聞引發了關注。“殘疾拾荒者13年捐贈款超百萬元”“83歲老人將畢生積蓄120萬元捐贈給寧夏固原學生”……近日,多條關于捐贈的新聞沖上熱搜,引發公眾熱議。
“傾囊式捐款”的好人,在寧夏還真不少,僅僅是近期就出現了兩起。一個是,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寧夏小伙胡某,自2008年起開始做公益,13年累計捐款一百多萬元,捐贈款主要來自拾荒、賣手工藝品的積攢及志愿者給他的救助金;一個是,罹患小兒麻痹癥的83歲銀川市民常某某,將畢生積蓄120萬元捐出,用于資助山區學生。
“傾囊式捐款”換來的是網絡上的一片叫好和贊譽:“了不起,這就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大愛”“佩服您的精神”“平凡的人做著不平凡的事”……“傾囊相助”的好人胡某和常某某的善舉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部分網友表達了擔憂:在某種意義上,兩位捐贈人都屬于應該受資助的“弱勢群體”,這種“傾囊式捐贈”值得大肆鼓勵嗎?
可以肯定的是,兩個“傾囊式捐款”的普通市民都是很有資格評選“中國好人”的。他們的大愛我們看得到,他們的大情我們感受得到。他們這種“沒有了自己的精神”也把我們感動的“落花流水”。但是,我們也真的需要反思:是不是需要鼓勵“傾囊式捐款”?
想起疫情期間的一些“愛心場景”:孤寡老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將積攢的資金捐給社會;幾歲的孩子也要捐款幾百元助力疫情防控。而一些單位在收到這些人捐款的時候,委婉的拒絕了。比如,某地的一家派出所就拒絕了“孤寡老人的捐款”,告訴老人說:老人家您的心情我們理解,這些錢還是留著改善生活吧!
的確,我們是萬眾一心的,我們是愛心滿滿的,我們是心手相牽的,我們更多人是有著濃濃愛心的。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傾囊式捐款”實際上也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正如媒體報道的“寧夏兩個好人”一樣,他們都是殘疾人,可想而知的是他們的生活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一個依靠拾荒生活,一個依靠節儉度日,他們雖然都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可是他們的財富是依靠“清貧生活”換來的。比如,捐款120萬元的常某某老人,老人的生活條件十分簡陋,眼鏡壞了也舍不得花錢修;拾荒小伙胡某屬于當地的特困供養人員。也就是說他們平時的生活是“十分貧寒”的。
我們需要幫助他人,但是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應該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要吃好喝好住好,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捐款100元或者是捐款100萬,更應該在意的是心而不是金錢的數量。想起不少“慈善排行榜”,進入榜單的都是以金錢論英雄的富翁。這種“以金錢多少論愛心”的做法本來就是不對的,窮人的100元和富人的100萬從愛心層面來說是沒有區別的。攀比式捐款不值得提倡,比如學校學生的捐款就出現了攀比現象,還逼著爸媽“多給錢”,這著實不該是衡量愛心的方式。
弱勢群體捐款百萬,對“傾囊式捐款”不能來者不拒,要學著說善意的不。別放大“弱勢群體捐款超百萬”的善心,否則就會讓愛心捐款失去了本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