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100多篇文章收錄(到)數據庫,還通過電腦、手機這些端口來傳播,不僅不告訴我,讀者包括我自己下載還要付費,我本人卻從沒拿到過一分錢稿費。”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對中國知網擅自收錄他的100多篇論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勝訴,累計獲賠70多萬元。教授的學生、退休同事后來以同樣的方式維權并勝訴。經媒體日前報道,很多網友為趙德馨教授點贊。
輿論的高度認可,凸顯了知網運營方擅自收錄的硬傷。2011年,趙德馨教授在期刊《中國經濟史研究》發布一篇論文,沒有特別聲明不得轉載、摘編。期刊當期說明: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著作權使用費與稿酬一次性給付。該論文后被知網收錄。其他版權糾紛也多是期刊雜志社經由版權協議“獲取作者信息網絡傳播權授權”,再授權給知網運營方。
問題在于,期刊雜志社單方面的版權約定并未明確征得作者同意,甚至本人不知情,第一道授權就效力存疑。知網運營方雖然具有期刊資質,可以轉載報刊已發表作品,但一方面應該注明作者和出處、支付作者合理稿酬;另一方面不應超出報刊轉載法定許可范圍——允許用戶付費下載實際行使了轉授權,顯然是在授權問題尚未解決、收錄登載是否合理還是個問題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暴露出授權鏈路不清晰問題,說明趙德馨教授作品被不知不覺售賣的經歷并非孤例,也解釋了人們為何將教授的勝訴視為“為廣大作者討說法”。
平心而論,知網作為我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單獨和每一位作者聯系取得授權和轉授權,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是從期刊雜志社獲取授權。不難發現,人們對期刊雜志社的包容性相對高很多,作者一般只向知網追究侵權責任,很大程度上源于知網“兩頭吃”。作者好歹從期刊雜志社取得了相應稿酬,刊登出來的作品也促進了知識傳播和分享,而知網一邊對高校年均漲價近19%,保持60%左右的毛利率,一邊侵犯作者版權,作者下載自己的作品還要倒貼錢,讓人分不清文獻資料集成究竟是方便了知識傳播分享還是平臺店大欺客,作為一個知識服務平臺的責任擔當顯然還有待提升。
知網為用戶提供了文獻資料檢索便利,但不意味著在版權和費用問題上打馬虎眼就是正確的。不可否認,不是所有作者都像退休的趙德馨教授一樣,有時間、有精力維權,有底氣承擔論文引用率走低的后果。但也正是這樣的案例,表明人們期待的僅僅是一套合理的授權交易機制。期待知網能夠進一步摸清授權鏈路,尊重作者知識成果;合理化利益分配格局,兼顧作者收入分成,保證學術資源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