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發表SCI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21篇……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發布的《90后!是博導!》引發熱議。
文章主人公名字叫胡玥,是一名光伏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博士生導師,但最為網民關注的標簽當屬“90后美女博導”。也正是這個名號過于響亮,才招致密集質疑。有人根據其“對科研的興趣啟蒙于外公”“大二得到院士支持”等信息,認定胡玥身世不簡單。有業內人士表示,平均一個月一篇SCI,不是實力超群,就是有水文充數嫌疑。還有人揪住“湖北理科前800名成績”等細節,質疑文章的真實性……
這到底是個令人暖心的勵志故事,還是存在令人扎心的學術貓膩?我們期待官方具體回應。但文章在輿論場激起波瀾,也讓我們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如今一些高校、科研機構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碼”,動不動拿顏值、年齡、論文說事,這樣做真的妥當嗎?
分兩方面看。一方面,顏值、年齡和科研之間并無必然關系,但宣傳“90后博導”,客觀上彰顯了高校隊伍年輕化趨勢,有利于更大程度吸引青年學者參與科研。另一方面,突出“5年60余篇論文”等內容,不自覺暴露了高校人才評價體系仍然存在“唯論文”傾向,說明在國家反復強調破除“五唯”大背景下,一些科研單位仍然存在價值誤區、導向誤區。
“科研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從價值角度看,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可以對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起到更有力的支撐作用。因此,我們鼓勵科研工作者著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科技難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就必須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單一化強調論文數量,實際上割裂了論文和科技之間的關系,把論文等同于科技,等同于生產力,跌入了“唯論文”陷阱。
過于強調論文數量也會對年輕人產生錯誤影響。如果一些青年才俊的職稱、頭銜是靠刷文章數量得來的,對青年學者的影響可想而知。許多人在做一項科研項目、撰寫一篇論文之前,可能已經被所謂的“基金”“獎項”“頭銜”所迷惑,而不是試圖真正解決問題、促進成果轉化。如果他們把時間精力用于撿漏補遺寫論文、改論文甚至搶署名上,這樣的學術之路不也會越走越窄嗎?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蒲姓撐牟荒苤恢匾晹盗?,更要重視質量。一些高校、科研機構不能把破除“五唯”當成一句口號,而是要用踏踏實實的行動來引領科研工作方向。比起宣傳某個美女博導,是不是宣傳整個團隊更恰當一些?比起強調論文數量,講清楚其解決了什么問題,帶來了什么實實在在的價值,不是更能體現導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