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女兒拍攝‘給爸爸洗腳’作業,拍完照立馬轉身關門走人”的視頻登上網絡熱搜。據有關新聞報道及視頻顯示,女兒拍完給爸爸洗腳的照片之后,還沒等爸爸反應過來就離開了房間,并沒有真的給爸爸洗腳。爸爸稱,一開始挺感動,稍后卻感覺挺意外。
無論從何角度,此項作業總給人或多或少帶有“形式主義”色彩的感覺。誠然,老師將“給爸爸洗腳”布置成作業,其初衷是好的,也是希望孩子能學會感恩父母養育的艱辛,可孩子畢竟年幼,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社會認知缺少準確的理解力和判斷力,也自然很難完全領會老師布置這項作業的真正目的。
實際上,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國家歷來重視對學生感恩教育的培養。在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就明確提出要求學生通過實踐課程體悟感恩等美德。對此,學校重視感恩教育并將其納入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本無可厚非。但將“給爸爸洗腳”以作業形式呈現,實在值得商榷。先不說作業本身具有的特殊任務性,單就感恩教育內涵來說,更應是個人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表達,而不應借助任何外在形式表露。
透過該則新聞,再聯系到去年安徽蚌埠一名小學老師帶領學生開展跪拜式孝道教育的形式,凡此種種,在這種形式主義感恩教育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一些學校和家庭在學生感恩教育層面的惰性思維和理解偏差。有的學校往往只是出于所謂的創新或引人關注的目的,而將感恩教育簡單地等同于一項作業,卻并未直抵學生心靈,開展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有的家長也由于缺乏對孩子必要和及時的引導,也進而使得孩子在感恩教育的認知上越走越偏。
其實,注重對學生對感恩表達的教育遠不止“給父母洗腳”這一種形式,也不應施以一些硬性要求,讓學生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感恩最重要的是從心出發,外化于行。讓感恩的種子真正在學生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需要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真正充滿愛與感恩的氛圍和環境,需要讓孩子這樣的氛圍和環境中慢慢得到精神上的滋養,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懂得愛與感恩的人。
所謂細水長流,感恩教育的培養需要慢工出細活,是急不來的,也不是任何假以感恩教育為名的形式主義的“感恩教育”所能取代的。同時,塑造充滿愛與感恩的氛圍和環境也是需要時間的。這就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從更新感恩教育理念開始,從擯棄布置“給爸爸洗腳”這樣的感恩作業入手,重視身先示范的榜樣作用,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通過多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真正了解感恩的價值意義。如此,與布置作業這樣的形式感恩教育相比,才會真正對孩子的內心深處有所觸動,也才能真正為其播下懂得感恩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