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修改地名,似乎總是政府大力推動而群眾不愿意?;罩菰谏鲜兰o80年代更名為黃山,至今仍有不少人呼吁改回原名。但最近在湖北武漢經開區,情況顛倒了過來,有市民認為一片水域叫“爛泥湖”容易給人留下不好印象,當地政府認為不宜更名。雖然爛泥湖名氣不大,這種微妙的錯位感卻值得細品。
平心而論,爛泥湖的名字不太好聽,而且當前水質已經改善,再冠以爛泥之名多少有些名不符實,居民熱心城市建設規劃的做法值得肯定。不過當地回應很清晰:這是約定俗成的老地名,更改會給戶籍、郵政、房產、合同等正常使用和管理帶來不便,附近居民代表多數主張不要輕易更改,所以,“可改可不改的及當地群眾不同意改的,可以不予更改”。經查證,這句話是我國1986年頒布的《地名管理條例》明文規定。
不難看出,國家對地名管理秉持謹慎態度,重視地名的嚴肅性和延續性。那么為何一些地區熱衷于改名而且改得備受爭議?地名更改問題折射出行政管理的復雜性,既要充分考慮認同感、歸屬感,也要關注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等現實因素。比如徽州改名黃山與打旅游牌發展經濟關系不小,類似的還有南坪縣改為九寨溝縣、中甸縣改為香格里拉縣,等等??苫罩荼旧硎菤v史文化名城,因改名而觸動文化根脈,難免讓人無所適從。反過來,襄樊改稱襄陽在民意調查中受到了大多數人支持,經過了13名專家全票通過,取得了國務院批準,但也有學者分析過,這次改名在全國范圍內的行政成本超過1億元。這并不是對經濟成本和文化價值作簡單比較,而是說個中利弊的權衡相對復雜,決策者需要謀定而后動,避免來回折騰。
因此,可以從爛泥湖不更名這件事中借鑒一些城市管理建設的經驗。首先,無論是針對地方政府提議,還是回應當地居民呼吁,都需要進行調查研究。一方面進行科學論證,綜合判斷某一項舉措的得失。具體而言,爛泥湖在當地的適用范圍較廣,包括爛泥湖村、爛泥湖堤等,而名稱或許還達不到“極端庸俗”的程度,可改可不改就不改的做法較為務實。另一方面要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進行有效溝通,爭取使官方和民眾達成共識。當地對居民的建議作出公開回應,并且提到曾組織專門走訪,召開居民座談會,有利于保障決策的民主性以及推動決策施行。
其次,爛泥湖更名提議是在區民政局這一層被攔住,而曾經引起爭議的那些更名事件中,負有審批職責的機關可能并沒有把好關。城市管理的制度和舉措需要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更新完善,也需要有關部門主動負起責任,督促切實保障社會公益。行政舉措妥不妥當,是否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群眾更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