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國內知名經濟學者在一檔節目中建議,年輕人不要在通勤上花過多時間,稱與其花2小時上班,不如在公司附近租住,把時間用來投資自己、充實自己。不出意外,此言一出,立即招致大量年輕人批評。
何以至此?客觀地看,認為年輕人應該做好時間管理,通過在公司附近租房的方式來減少通勤時間,從而可以多學習、多充實自己,這一觀點本身并無惡意。問題在于,并非年輕人不想在公司附近租房,而是租不起。
沒有人愿意把時間浪費在路上,也沒有人愿意當“鐘擺人”,可現實的逼仄讓不少年輕人不得不承受奔波之苦。北京回龍觀的“睡城”,跨越京津的城際高鐵以及地鐵通勤的“廣佛候鳥”,這些奔波的“打工人”也想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用來充電,可現實條件并不允許。
這樣的“通勤理論”之所以沒有贏得年輕人認同,本質上是與現實的諸多割裂。一方面,觀點正確不等于實際可行,尤其是對于那些收入比較低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換言之,通勤理論缺少現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不在公司附近租房未必就沒有學習的時間。實際上,不少年輕人在利用上班路上的時間學英語、看網課,為自己考研、考證在默默奮斗。
那些每日奔波奮斗的“鐘擺人”,其實都是時間管理的大師,他們能精確地計算自己上班的時間、路上的時間、下班的時間,但卻無法逃避一些企業潛規則,也無法規避工作競爭的壓力。對于這些不能在公司附近租房的年輕人,我們應該多一份理解和同情。勸年輕人多學習多充電沒錯,但離開了現實高談闊論,就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