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梁佩蘭集校注》被批“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書”一事引關注。批評文章以舉例的方式細數書中的硬傷:一是錯字、漏字、斷句錯誤,二是注釋質量嚴重注水,三是生搬硬套、胡亂發明。中華書局隨后發布“致讀者書”,承認“此文持論客觀公正,所反映的問題屬實”,并允諾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圖書是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作為圖書質量的“把關人”,出版社本應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堅守認責負責的底線,為社會生產信得過的知識產品。對享有百年榮光的中華書局,有必要追問,諸多刺眼硬傷何以登上大雅之堂?
古籍整理并非易事。以此次備受爭議的《梁佩蘭集校注》為例,本套叢書僅收錄的詩作就高達1900多首。廣羅眾本、考證背景、詳加注釋、點校精審,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精心打磨、字斟句酌。于古籍整理者而言,深厚的學術功底必不可少,久久為功的恒心亦不可或缺。正因如此,“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成為部分學人的真實寫照。既然圖書作者有意承擔古籍整理之重任,就應當拿出學人的嚴謹風范,切實肩負起遠播傳統文化的擔子。“高級別經費資助項目”空頭銜華而不實,對作者的寶貴聲譽無益,更誤解了被研究者的本真面貌。
如果說古籍整理者是成就精品圖書的“源”,那出版社的眾多編輯無疑是關鍵“流”。于圖書出版行業而言,三審三校是基本工作流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意在確保知識產品的高質量。古籍文獻錯誤頻仍,說明編輯們未完全盡到審核與校對之責。要承認,限于出版周期、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影響,百分百避免圖書出錯顯然不現實,有關部門將差錯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深意正在于此。但僅一窺批評文章所列的鑿鑿例證,諸如將詩作中的“石鐘”(地名)強行譯為“石鐘乳”,將“丈室”(一丈見方的居室)譯為“寺主的房間”,如此低級錯誤恐難被讀者接受。
著名詩人普希金曾說“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對于出版行業來說,書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而圖書作者身肩知識傳播、文化傳承等重要功用,作用同樣不容小覷。于今人而言,涉獵古籍本就存有天然障礙,若所品讀之書還屬“問題書籍”,顯然,“盡信書,不如無書”。
圖書出版本該傳播知識而非謬誤,減少乃至避免各類錯誤才是正解。如此看,圖書作者當牢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訓誡,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寫好知識傳播的大文章;“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對于包括中華書局在內的眾多出版社來說,做好知識產品的“把關人”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