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這外甥是真的能處”上了微博熱搜。大意是,一女子發微信向姐姐借50元錢,正在玩媽媽手機的小男孩跟小姨打招呼。小姨忽悠外甥用手機給她接連轉賬共1000元,并叮囑其刪掉對話和轉賬記錄。小外甥奶聲奶氣地說:“小姨,以后缺錢盡管找我。”
按說,是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這位狡黠的小姨居然讓外甥給自己發紅包,這種反向操作著實少見,很多網友被小男孩奶萌奶萌的聲音萌化了,紛紛羨慕有個知冷知熱還“出手大方”的小外甥。“這樣的外甥麻煩給我來一打!”“這提款機,不是,這外甥上哪找去?”有網友打趣說,“第二天,媽媽看到銀行短信提醒,陷入了沉默。”“聊天記錄刪了嗎?想知道后續外甥挨打了沒?”也有網友對這種操作感到不適,認為抖機靈耍弄孩子很沒品,“這小姨害死人,要是他爸媽教孩子用你的手機弄錢,你會怎么想?”當然,有網友認為當事人肯當眾發出來,就是覺得好玩,能有啥壞心思呢。還有人認為這是營銷號擺拍,當不得真。
是解悶逗樂還是營銷號炒作,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很多未成年人能輕易接觸父母手機,并熟練掌握開機和支付密碼,一旦被人利用誘導,后果不堪設想。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熊孩子”打賞主播十幾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新聞了。恰好,近日就有一起。湖南長沙,一12歲孩子偷用母親手機,在多個平臺上給游戲充值買裝備,3天花了11萬元,而這是家中的全部積蓄。母親到派出所求助。在民警的幫助下,目前追回了9萬余元。男孩手寫信給民警承認自己錯誤,并表示自己長大也要當優秀的警察。大部分錢款被追回了,結局還是暖心的,也是于法有據的。民法典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如果參與網絡游戲充值和網絡平臺打賞的未成年人不滿八周歲,則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網絡打賞和網絡充值行為是絕對無效的,監護人可以要求網絡平臺予以返還,網絡平臺也應該予以配合。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通過充值、“打賞”等方式支出的款項如果與他的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則他的付款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經過法定代理人,也就是他的監護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符合法理,但類似案件還是常常引發爭議,主要在于家長的監護責任缺位被忽略,搞得家長很無辜似的。還有質疑稱,類似案例不一定是孩子打賞的,沒準兒是為家長頂缸的。即便是孩子打賞的,家長也有監護不到位的責任,不應該全部退還,否則,就沒法給家長和孩子應有的教訓。忽悠熊孩子轉賬或打賞,即便得手也可能被追回,不過,家長也別有恃無恐,真較真兒,也承擔責任,錢款不一定能全部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