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席偉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近期,新華社制作了一個名為《扯牌屋·誰最心機》的視頻并投放到國外互聯網平臺上,向全世界展示美西方政客操弄傳媒機器搞“顏色革命”的陰謀和“陽謀”,引發多國網友的關注和點贊。片中對美西方國家在國際政治中傳播的虛偽人權觀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與批判,指出“人權就像花10美元就能買到的玩具槍,誰不和我們一條道,我們就拿它對準誰”。視頻進而揭示,美西方的人權大棒一般都是在需要的時候被用來瞄準其所刻意炮制出的價值觀敵人。
作為一種與金融杠桿相配合、策應的政治杠桿機制,除了赤裸裸地拱火發動戰爭之外,美西方國家屢試不爽的手段就是通過其“公民社會”組織網絡有目的地滲透目標國,利用先進的互聯網傳播技術手段和雄厚的活動資金,通過資本主義強大的傳媒機器和網絡來影響對方的傳媒、教育體系,播下“狄森特”政治病毒的種子,等待時機醞釀發動“顏色革命”來推翻別國的合法政權,以達到地緣政治的戰略目標?!暗疑亍闭尾《緜鞑サ哪康牟⒉粡碗s,就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為了資本的持續增殖,設法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拱火、誘發目標國的社會動蕩,進而開動其“戰爭套利”機器源源不斷地創造壟斷利潤。
受地緣政治格局嬗變的影響,當前中國國家安全存在外部環境的極大挑戰,甚至會引起“風高浪急、驚濤駭浪”的局面?;仡欉^去三年中國防范新冠病毒等微生物病毒侵襲的斗爭歷程,尤其要注意一種存在已久的以人權問題為表象和載體的“政治病毒”,正通過高度發達的互聯網自媒體進行的侵襲與傳播。長期以來,國內外理論界把這種旨在操弄、發動某些“持不同政見者”以所謂“人權”主張來對抗主權國家正當合法治理行為的“政治病毒”,稱為“狄森特”政治病毒。
所謂“狄森特”(dissenter),在現代西方政治思想脈絡中也被稱為“不從國教者”,最早產生于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斗爭過程,以16世紀瑞士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對基督教經典那種“六經注我”的解讀為基礎,往往打著所謂“良知自由”的政治革命旗號,號召以信徒個人的所謂“信仰自由”來對抗國家的正當法權。這種政治病毒傳播所造成的第一次“政治疫情”,就是16世紀末法國王室與胡格諾派教徒的血腥戰爭,并對近代所謂“加爾文教共和國”的興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18世紀末美國的獨立和法國大革命歷史巨變的產生。
自從這一政治變異現象出現以來,一個國家形形色色的“持不同政見者”被包裝美化為“忠誠的反對派”,往往通過發動“公民不服從運動”來要求本國政府在治國戰略方針上改弦更張。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互聯網傳媒技術的推波助瀾下,“狄森特”就會從一種原本旨在保持個體“良知自由”的思想,演變為旨在摧毀國家主權與安全、肆虐全球的政治病毒。
受這種政治病毒及其意識形態載體所侵襲的國家,毫無意外地會因其固有的某種內部治理痼疾而引發各種形式的動亂——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種政治病毒與國家民生、人權問題糅雜到一起的時候,就會引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所提過的“民生尖叫”。從20世紀90年代的“蘇東劇變”,到后冷戰時代以來的歷次顏色革命,都能見到這個政治病毒借所謂“公民社會”的組織網絡進行滲透、擴散的身影。
自本世紀“顏色革命”陰影再現以來,示威者為了瓦解主權國家的權威,往往選擇針對承擔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公職人員,尤其是警察群體及其家庭成員來進行“精準打擊”。對于擅長搞“顏色革命”的美國情報機構工作人員而言,瓦解地方暴力機構執法意志只是其街頭政治教科書上最基本的操作。顏色革命發生地的某些主流媒體與西方國家代表資本利益的媒體往往沆瀣一氣,在涉及警務人員權威和執法行為的問題上采用雙重標準:依據“美國例外論”,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尤其是非“五眼聯盟”國家發生襲警行為,就是爭取人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在他們自己國家發生,就是不可容忍的挑戰國家主權與安全的行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十一部分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予以空前強調,并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之一是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對有關現代人權思想及行為中的“狄森特”政治病毒做好免疫防治工作。(責任編輯:華章 安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