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房地產市場在2022年經歷了深度調整的一年。這一年,無論是房地產開發投資,還是銷售面積、銷售額,以及房價等指標均出現了同比明顯下降。不少購房者面臨已購住房難以交付的窘境,更多消費者在市場下行時觀望情緒濃厚。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會企穩回暖嗎?房地產市場該如何告別寒冬?
2022年,伴隨市場下行,從中央到地方,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特別是臨近年末的一兩個月,多項金融政策持續發力,意在為市場注入源頭活水,從供需兩端助市場企穩。展望2023年,無論是供給端對企業和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資金支持,還是各項促進住房消費的舉措,只有最終轉化成需求的復蘇,也就是產生實際的銷售量,市場才能真正打破沉寂,重回良性循環軌道。
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我們應抱有信心。房地產始終是支柱產業,帶動作用強,對于金融穩定具有重要影響,是外溢性較強、具有系統重要性的行業。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需要房地產市場企穩做支撐。房地產市場歷經20余年的發展,在近一年半的時間里經歷深度調整,正在從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向新發展模式過渡。我國城鎮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很大。更為重要的是,在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的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也有望隨著宏觀經濟回升走出低谷。我們需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它也有進一步實現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市場復蘇,需要促進住房消費特別是支持住房改善消費的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2022年,各地促進住房消費的政策力度加大。從購房補貼到買房送贈品,到降低首付和房貸利率,再到限購、限貸、限售等各項限制性政策的取消和優化以及相關稅費優惠。促進住房消費的各項政策逐步落地見效,有望逐步增加消費者購房意愿。
盡管如此,促進住房消費仍有一定空間。業內人士呼吁,當前改善性需求逐年提升,這部分人群資金狀況良好,貸款信譽優質,可以針對改善性需求出臺降低首付和房貸利率等優惠政策將這部分需求更好釋放。也有人呼吁將一些相對熱點城市的限制性政策進一步優化和放松,同時降低熱點城市改善性需求的首付和貸款利率。從目前看,熱點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調整仍相對謹慎,需要更好兼顧促進住房消費和“房住不炒”。
對于供給端的支持有望傳導至需求端,形成購房者對未來的樂觀預期,從而實現需求復蘇?;厥?022年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開發項目和房企資金鏈緊張的現象不斷增多。房企缺錢,房子就容易爛尾,商品房預售制之下,一旦買了房難交付,購房者自然不敢出手購房。確保已售商品住房按時保質交付一直是中央和各地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重要著力點。只有保交樓,才可能讓消費者恢復信心。從政策性銀行的保交樓專項借款,到“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再到信貸、債券、股權“三箭齊發”支持房地產市場融資,金融政策不斷為房地產市場資金狀況改善注入強勁動力。而供給端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在切實改善房企和房地產項目資金狀況的同時,也讓購房者對房地產市場的未來產生信心。預計在保交樓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后,消費者對購房的觀望情緒將得到改善,一段時間以來積壓的需求也有望逐步釋放,形成實際銷售量。
很多人會問,2023年是購房的好時機嗎?過去,房價飛漲,房地產市場中投機性需求旺盛,投機需求占比高。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平穩發展軌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購房也更加理性。未來,買房子的多是有真正居住需求,且對住房品質有更高要求的人。毋庸諱言,除了居住需求外,房價的變化趨勢也是購房者選擇購房時機的重要因素,“買漲不買跌”是購房者自然而然的心理。當前,不同城市間房地產市場的分化仍十分明顯,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市場的漲跌也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房價飛漲的時代已經結束,經歷深度調整后有望逐步企穩,進入平穩健康發展軌道。因此,購房者購房更多將考慮的還是個人需求和居住品質。(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