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彤娟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宏觀研究部副主任
2022年12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50個基點到4.25%至4.50%之間。至此,2022年美聯儲激進加息進程落下帷幕——年內共加息7次,總計加息425個基點。2022年成為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總體加息幅度最大的年份。
美聯儲的激進貨幣政策源于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采取的超常規刺激性政策措施,特別是大規模貨幣超發和財政補貼導致流動性過剩;疊加烏克蘭危機直接或間接帶來的糧食、能源價格上漲;流動性超發與大宗商品輸入性通脹內外夾攻,導致美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年內CPI一度達到2022年6月的9.1%,為1981年以來最高。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分別在3月、5月、6月、7月、9月、11月、12月加息7次,其中6月、7月、9月、11月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并且在6月開啟縮表進程,2022年實現縮表334億美元。
(相關資料圖)
美聯儲激進貨幣政策在應對國內高通脹的同時,也給全球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帶來了溢出效應。一是引發了以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全球加息潮。為抑制自身通脹,同時抵御強勢美元帶來的匯率下降、資本外流,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提高利率。加息的負面溢出效應給全球經濟以及金融市場帶來負面沖擊。二是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造成負面沖擊:土耳其、埃及、黎巴嫩、斯里蘭卡等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由于國內產業結構不完善,經濟存在脆弱性,先于發達國家感受到疫情、地緣沖突與發達國家加息潮的輪番沖擊,如多米諾骨牌般地紛紛陷入債務危機,給全球經濟復蘇蒙上陰影。三是在全球通脹和全球加息潮之下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陰影。IMF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1年的6.0%放緩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而美歐發達國家將成為拖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力:2023年,美國GDP增速預測僅為0.5%,歐元區19個國家的GDP平均增長率也將由2022年的3.3%降至0.5%。
既然美聯儲加息對全球經濟產生如此嚴重的負面影響,那么,2023年美聯儲加息進程會結束嗎?
實際上,美聯儲是否結束加息主要取決于經濟數據的表現,特別是通貨膨脹率、就業和經濟增長數據。從目前公布的通脹數據來看,美國近期通貨膨脹率已經逐月回落:11月份美國通脹率(CPI)同比漲幅達7.1%,相比6月份9%的同比漲幅出現了明顯下降;10月份PCE同比漲幅達6.0%,相比6月份7.0%的同比漲幅下降了1個百分點。因此,美聯儲也在去年12月份的議息會議上放緩了加息步伐,將加息幅度由11月的75bp降至50bp。美元指數也從去年最高點114回落到103。然而美聯儲認為,雖然2022年10月和11月通脹數據有所回落,但通脹仍然過高。
從就業和工資數據來看,最新公布的11月非農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參與率仍然較低,時薪增速有所反彈,換工作者的工資增速顯著高于不換工作的人。而工資的上漲又助推了“工資-價格”螺旋上升型的通脹。且美聯儲預測2023年美國失業率將達到4.6%,高于2022年的3.7%。因此,美聯儲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偏緊”。
從經濟增長數據來看,美聯儲預測2022-2023年美國經濟增速僅為0.5%,2024-2025年分別為1.6%和1.8%,也就是說如果考慮通脹因素,美國經濟實際是負增長,已經是“準衰退”。美國2022年12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即PMI的終值為46.2,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
然而相比GDP,美聯儲更加看中物價和就業兩大目標,并且強調需要看到更多數據來證明通脹的確定性回落。這其中更為重要的是12月非農數據、通脹數據。
從1月4日美聯儲公布的12月議息會議紀要來看,美聯儲官員仍將以數據依賴的方式決定未來會議中加息幅度,且在議息會議的與會者中,尚無人考慮在2023年降息。美聯儲進一步擔心市場太樂觀,甚至低估美聯儲2023年維持高利率的決心,會導致金融環境不合預期地趨于松弛,進而削減美聯儲控制通脹的有效性。
當前數據顯示,2023年2月加息50bp和25bp的概率分別為29.8%和70.2%。按照美聯儲最近的預測,政策性長期利率為2.5%,這意味著中性利率即使在2025年也沒有收斂于長期利率2.5%所隱含的0.5%的中性水平。按照美聯儲預測的利率峰值來看,還有3次左右的加息。這就是鮑威爾所說的,未來利率將更高、持續時間將更久的含義。當前,預測2023年美聯儲加息結束時間為時尚早,美聯儲加息節奏可能正進入逐步放緩階段,此后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的高利率,而不是立即由加息轉為降息。(責任編輯:樂水 安然?宇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