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往水里扔一塊大石頭,卻沒有激起浪花,這正常嗎?當然不。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2月8日發表“美國如何摧毀‘北溪’管道”的報道后,就遭遇到了更反常的反常。而且,該報道不是一塊石頭,是一枚重磅炸彈,卻也像投進了一個輿論黑洞一樣。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一次也不例外。
美國政府在報道剛出來時做了個簡單粗暴的否認后,就閉口不言;作為利益攸關方的歐洲國家,看待此事的眼神基本都是躲躲閃閃,拒絕置評。最奇怪的,還是一向對各種線索十分敏感的美國主流媒體,這次卻保持了集體沉默。對此,赫什本人也公開表達了失望:“現在他們中沒有一家寫過一句關于管道事件的話,甚至都沒有引用白宮對我報道的事件的否認?!爆F在都快過去一個月了,美西方這種裝聾作啞的狀態要到何時?
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 資料圖
有人說,赫什的報道引用匿名信源,而且也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美西方媒體不敢跟進。必須要說,這是不能成立的,也是對美西方媒體的一種高看。與赫什的這篇有著詳盡細節的調查報道相比,美國各大媒體各種不靠譜的報道多了去了,沒見它們有任何猶豫或者心理負擔,比如最近《華爾街日報》那篇對一份病毒溯源“低可信度”報告的大加渲染。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是,它們都知道這里面的水太深,所以很“識時務”地選擇了回避。
美西方輿論的表現也再次說明,它們所謂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都是選擇性的。不只是美西方媒體,幾乎整個美西方世界都對追尋“北溪”管道被炸真相很不積極。近日舉行的聯合國相關會議上,英國就對進行更多調查表現出“大可不必”的“寬容”,宣稱“不清楚為何”俄羅斯“突然如此緊迫地追究這一問題”;包括這一事件最大受害者之一的德國,至今沒有進行公開表態??v觀整個西方世界,不要說質疑了,就連對赫什的名字都唯恐避之不及。這也很反常。
“北溪”管道被炸是極端的國際政治事件。如果這么大的事情,最后真被有些國家刻意遮掩過去,成了一筆糊涂賬不了了之,相關責任方得不到任何懲罰,那么就不僅是對受害方的利益造成損害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此次“北溪”管道被破壞是人為蓄意進行的,而且從物理條件看,很難想象非國家行為體有能力獨自實施這樣的破壞。從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角度看,“北溪”管道被炸的后果將被強化、放大,進一步拉低大國博弈和競爭方式的下限。簡單地說,有的國家今天可以炸“北溪”管道,明天就可能毀海底光纜,全球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都將受到嚴重威脅,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十分可怕的。
“北溪”管道泄漏現場畫面 圖自外媒
世界正面臨著這樣的風險。一個氣球就讓華盛頓像驚弓之鳥,然而,赫什報道在美西方世界被集體無視,這讓人心生寒意。在去年9月安理會舉行的公開會上,許多國家都呼吁對事件開展調查,以還原事實真相,查明責任者。我們認為,展開客觀、公正、專業的調查不僅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這與每個國家的利益和關切都息息相關。國際社會在這一問題上應當形成強大合力。
這些年華盛頓在國際上動輒拿出“威脅”的帽子,扯著嗓子要懲罰這個懲罰那個。眼下,“北溪”被炸正是暴露出人類社會面臨的安全漏洞,在這件事上,一向對“安全”問題抱有“寧可錯殺一千”姿態的美西方,不應再虛與委蛇了。要知道,即使有人一時把持了麥克風,但卻永遠無法壟斷真相。(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題為:對“北溪”爆料,美西方躲躲閃閃很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