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針對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飄入美國上空一事,美國政府大肆編造“間諜氣球”敘事,顛倒黑白。事實上,長期利用高空氣球對他國進行滲透偵察的正是美國。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介紹,僅去年以來,美方高空氣球就曾十余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
到底是誰運作著“氣球艦隊”?誰才是全球頭號監控國?答案不言而喻。
美國如何監控全球?
(相關資料圖)
早在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美國海陸空軍就曾大量開發和使用高空間諜氣球。1955年12月17日,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批準了代號WS-119L的計劃,使用高空氣球對前蘇聯和中國進行間諜偵察行動。1956年1月到2月,美國先后從五個發射場投放了516個高空氣球,堪稱“航空歷史奇觀”。
除了高空氣球,美國其它各種監控方式也粉墨登場:派遣軍機抵近偵察、在海底光纜安裝竊聽裝置、通過本國與盟國陸基天線陣列和太空中的偵察衛星攔截他國衛星通信等等。美國各種監控手段層出不窮,可謂上天入地,無孔不入。
美國還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監控,手段極具隱蔽性,行事肆無忌憚。2013年曝光的“棱鏡”計劃震驚全球,主要有三種手段,其一,從光纜獲取世界范圍內的數據;其二,與微軟、雅虎等9家互聯網公司合作,直接進入這些公司的服務器和數據庫獲取數據;其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別機構主動、秘密、遠程入侵目標,進行網絡攻擊竊密。
2013年7月12日,新聞工作者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打開網頁瀏覽斯諾登的訊息。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美國一直是全球頭號電信竊密大戶。美國曾使用名為“臟盒”的“偽基站”,模擬手機基站信號,暗中接入手機并盜取數據。法國《世界報》有報道稱:“美國通過‘臟盒’在法國至少竊取了6250萬部手機的數據!”。
美國的監控對象有哪些?
美國監控是大規模、無差別的監控,不僅有美國所謂的“對手”,其盟友也赫然在列;不僅有所謂的“敏感人士”,普通民眾也難逃厄運,內容包羅萬象。
從“棱鏡”計劃到2015年“維基揭秘”網站的爆料,再到2021年丹麥媒體曝光的“監聽門”事件,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要屢屢登上美國監控的名單。每每丑聞曝光,美國便口頭上許諾不再監聽,私底下則陽奉陰違,監聽之門從未、也不打算關閉。
“棱鏡”計劃曝光后,美國國內普通民眾掀起了一場反對政府大規模收集網絡信息的浪潮。迫于各方壓力,美國于2015年通過法案表面上結束了針對國內的監聽項目,然而實際上,美國情報機構依然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繼續實施廣泛監控。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塊反監控的大型標語牌豎立在國會大廈前。(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2年5月,美國喬治城大學隱私與技術法律中心發布調查報告,稱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耗資30億美元建立一個監控系統,覆蓋了全美75%的成年人、50個州和地區、超過2.18億用戶。搜集數據涵蓋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跟蹤任何人,嚴重侵犯公民隱私。
美國政府針對盟友和本國公民的監控已是駭人聽聞,對其所謂“最嚴峻地緣挑戰和戰略競爭對手”,就更是變本加厲、無所不用其極。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超過4200萬個,其中境外惡意程序主要來自美國,占比達53.1%。此外,美國還先后使用41種網絡攻擊武器裝備,對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發起1000多次網絡攻擊,妄圖竊取核心技術數據。
美國海量竊取各類信息,涉及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和社交網絡資料等。
美國大規模監控的目的是什么?
美國持續對全球進行著無孔不入的監聽監視,即便丑行曝光仍自行其是,肆意妄為,實質是要在全球維護美國霸權主義。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魯傳穎說,大規模的網絡情報監聽能增加美國在決策時的戰略優勢,可以對其他國家進行干涉,包括內政外交,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控制這些國家。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指出,通過監聽整個世界精確跟蹤民眾的思想動態,正成為美國在全球競爭中最重要的一種資源。因此,美國不會顧及國際規則與道義,而會依靠其技術優勢,繼續進行覆蓋全球的網絡竊聽監控活動。
監控丑聞屢屢打臉,美國還有何面目借一次偶然的無人飛艇事件大肆炒作,倒打一耙?美國學者、韓國延世大學教授約翰·德勒里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發文,呼吁美國人好好了解下自己監視和顛覆別國的歷史。
關鍵詞: 監控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