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全國兩會臨近之時,中國經濟交上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6%、56.3%和56.4%,分別高于上月2.5、1.9和3.5個百分點,三大指數都高于臨界點,且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這表明,隨著穩經濟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疊加疫情影響消退等有利因素,產需兩端同步擴張,國民經濟企穩向好態勢進一步顯現,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總體格局。
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從具體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看,除了原材料庫存指數處于臨界點以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6.7%,比上月上升6.9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4.1%,比上月上升3.2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8%,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50.2%,比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4.4個百分點。盡管原材料庫存指數略低于臨界點,但其他4個分類指數都處于上升通道,表明制造業景氣水平呈現繼續回升態勢。
穩經濟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推動經濟繼續企穩向好。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和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帶來的挑戰,宏觀政策加大調控力度,不僅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而且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到精準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并與產業政策、科技政策和社會政策等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形成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合力。
在穩經濟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下,制造業景氣面繼續擴大,推動了經濟企穩向好。2月份,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8個位于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7個。各規模企業PMI均高于臨界點,企業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3.7%、52.0%和51.2%,高于上月1.4、3.4和4.0個百分點,均高于臨界點,特別是小型企業PMI自2021年5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
疫情影響消退,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為經濟企穩向好創造了有利條件。2022年11月以來,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的高效統籌疫情防控措施,較短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疫情影響消退,人流物流商流加快,消費市場回暖升溫,展現了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顯著優勢,消費正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
在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升溫的帶動下,市場需求繼續改善,制造業企業生產恢復加快。從行業情況看,2月份,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屬制品、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兩個指數均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另外,2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高于上月1.9個百分點,為近12個月來高點,調查的21個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全部位于景氣區間,企業信心繼續增強,市場預期繼續改善。
2月份PMI持續擴張,中國經濟景氣水平繼續回升,釋放了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強烈信號,為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復蘇的強大動能,各國都會因此而受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但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上調至5.2%,而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對全球增長貢獻率將達1/4。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充滿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將持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發動機”和“穩定器”。?
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將為全力拼經濟作出重點部署。雖然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今年經濟增速指標如何設定,宏觀調控政策如何布局等,全國兩會將給出清晰答案,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新開局新作為新氣象,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持續推動穩經濟政策措施見效增效,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采取強有力措施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發揮好消費的牽引帶動作用,各類政策繼續加強協調配合穩增長,今年中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責任編輯:華章 安然 宇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