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鐘樓是怎樣的景點?
保定鐘樓,又叫鳴霜樓,原名宣德樓、干云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西路233號北側,緊鄰大慈閣,始建于明宣德年間。
保定鐘樓,屬大型木式建筑,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仿遼金形式,建于高臺之上,底層一大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布瓦頂。二層樓上懸掛有大鐘,鑄成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整個建筑外觀秀美玲瓏,體現了古建筑的典雅與莊重。保定鐘樓是保定古城中可以將保州城和保定路、保定府的歷史文化連接起來的重要文物之一,大鐘體現了中國古代鑄造學、聲學的高超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樓體的建筑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保定鐘樓有什么特色?
保定鐘樓,屬大型木式建筑,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仿遼金形式,建于高臺之上,底層一大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布瓦頂,出檐平緩,角檐起翹,檐下施宏達的斗拱,臺基周圍砌女兒墻,四面有12根八角花崗巖廊柱,墻內施12根檐柱,清水砌墻,明間南北辟對穿門,室內施金柱兩根。上層梁架為六椽三柱,檁枋系兩件作法,闌額普柏枋斷面呈“T”形,保留了早期形狀,六椽袱全檁下縱向置枋兩根,為懸掛鐵鐘之用。鐘樓下檐施三彩單昂斗拱,明間兩朵,次間兩朵,山面明次間各一朵。上層檐用單昂單翹五彩斗拱,明間一朵,次間斗拱與轉角斗拱連在一起。
保定鐘樓里的大鐘懸于二層樓上,兩根高8.5米,直徑0.45米的擎天柱支撐著大鐘,在柱的頂端有八根橫梁搭成框架,鐘掛在最上方的雙坊上,這樣每根橫梁均勻受力,既減輕了柱子的壓力,又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具有抗震功能,使鐘體保持平衡,懸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