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離不開氣象預報。”湖南邵陽市綏寧縣制種大戶黃費奇感慨,“以前,總摸不著老天的脾氣,遇到旱澇急轉,或連日晴烤天,那真是叫一個心急!”
黃費奇種的水稻是名副其實的“金種子”。綏寧縣有“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之稱,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雜交水稻對氣候要求高,只有精耕細作,才能種出好種子。”黃費奇說。
“種子氣象”APP幫了大忙。打開手機,濕度、溫度、未來降水變化等數據一應俱全,“有了神參謀,控苗、用肥、防蟲,咱心里更有數了,種子品質更有保障。”黃費奇說。
“這可不是普通的天氣預報,而是為制種大戶量身定制的。”綏寧縣氣象局局長謝忠福介紹,氣象部門在鎮里建了可觀測12個要素的農業小氣候觀測站,這些“火眼金睛”實時觀測,第一時間向農戶預報,為農事提供科學參考??h氣象局還與省氣象局聯手,開發歷史氣象數據,集結成湖南雜交水稻制種專用數據庫,為農戶制種保駕護航。
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已成為綏寧致富產業。去年,縣里制種面積達9.4萬畝,產值12.6億元,助力839戶農民脫貧。
氣象和雜交水稻的緣分不僅僅如此。“如果沒有氣象部門提供科學依據,兩系法雜交稻的制種可能要推遲好幾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氣象部門利用湖南氣象資料,為播種、抽穗提供指導,確保了雜交水稻制種的高質量。”
為什么兩系法雜交水稻對氣象保障要求這么高?
這是其特殊性能決定的。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超級雜交稻育種方向學術帶頭人鄧啟云介紹,目前雜交稻制種八成以上采用兩系法,這是典型的溫光敏型不育系。在較高的溫度或較長的光照條件下,不育系可用于制種生產;在較低的溫度或較短的光照條件下,不育系是可育的,只能用來自身繁殖。因此,兩系雜交稻種子生產對氣候環境的要求很“苛刻”,需要精細的氣象服務和保障。
鄧啟云表示,氣候生態條件制約著兩系雜交水稻種子的純度,又嚴重影響制種的產量,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制種失敗。
據介紹,雜交水稻研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湖南省氣象局自1974年起就參加雜交稻制種氣象保障研究工作,進行了大量田間試驗。先后開展了花期預測、雜交稻安全授粉氣象指標、氣候生態適應性等研究,確立了全省兩系制種的適宜區域和最佳時段。
1000公斤、1100公斤、1200公斤……近年來,雜交水稻(超級稻)畝產世界紀錄不斷刷新。“湖南是超級稻的發源地、全國糧食主產區,水稻面積居全國第一。”省氣象局局長劉家清表示,“湖南將進一步加強超級稻制種氣象保障,同時繼續開展超級稻超高產栽培氣象保障技術研究,為超級稻大面積推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服務。”
袁隆平一直懷著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實現這兩個夢想,氣象服務和保障至關重要。“我每天都仔細看天氣預報,現在預報越來越準確了!”袁隆平這樣說。
本報記者劉毅
關鍵詞: 兩系法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