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隰縣黃土鎮的義泉村,說起楊三旦,村里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曾經的貧困戶,現如今靠自力更生闖出了一條脫貧路,不僅自己脫貧摘帽,還帶動身邊的鄉親共同致富。
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在黃土塬上的一座果園,筆者見到了楊三旦,此時,他正和他的果樹技術服務隊在這里給一家果園修剪果樹。
看到我們的到來,楊三旦從果園里出來,很快打開了話匣子。
楊三旦,隰縣黃土鎮義泉村人,一家五口人,早年妻子患病,四處求醫,不僅病情未見好轉,而且欠下一屁股債,更糟糕的是,由于常年外出看病,家中小女兒疏于照顧,不幸患上了面部神經麻痹,對于這個靠幾畝黃土地維持家庭生活的農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小女兒的病再一次讓這個家庭走向貧困的邊緣。
2014年,楊三旦被定為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現實無論多么艱難,但生活仍要繼續。面對困難,楊三旦思慮再三,決不能躺倒不干,決不能坐著吃國家的救濟!他決定一邊給妻子、女兒看病,一邊打工掙錢。
2014年秋,正是梨果收獲的季節,他開始注意到本村及周邊村的蘋果、梨大量滯銷,而外面水果價錢卻很高。沒有成本搞水果運輸,那就搞水果信息。思前想后,他決定成立水果信息服務部,畢竟成本比較小。他的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村委及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支持。2014年8月,在扶貧工作隊及村委的幫助下,楊三旦成立了“隰縣義泉御果聯營合作社”。
合作社的成立,無疑給楊三旦帶來了巨大的動力,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上太原下臨汾,最遠跑到河北,與全國各地水果商建立了聯系。當年,通過水果信息服務,楊三旦賺到了第一桶金。
在村子里,楊三旦平時就是管理果樹的能手,經常幫助村民修剪果樹。由于水果生長的季節性比較強,提供信息服務有一定的時間性,楊三旦便開始想籌備“果樹技術服務隊”,利用春季和冬季為果園提供技術服務。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委和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修剪、嫁接、拉枝,憑著高超的技術,他帶著他的“果樹技術服務隊”走遍了隰縣6個鄉鎮,還輻射到大寧、永和等周邊縣,最遠到了汾陽、霍州,聲名遠播,受到當地村民的歡迎。
給果樹修剪、嫁接、拉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出晚歸不說,很多果園大都分布在塬上或溝里,爬上爬下很是辛苦。妻子說:“三旦是個閑不住的人,只要有空就謀干的掙錢,這些年家里的光景全憑他了。”
“每天雖然很辛苦,要干10個小時,但收入還不錯,大家每天都能拿上錢,我心里就踏實了。”楊三旦說。楊三旦是貧困戶,他關心關注的也是貧困戶,跟隨他的村民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15人,最多時20幾人,大部分都是貧困戶。他們說:“我們每年跟著三旦能掙2萬多元。三旦人性好,在生活上關心我們,工資一分不克扣我們的,再有他技術強,在隊里很有威信。”
楊三旦硬是憑著他的這股不服輸、要致富的闖勁、干勁,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周圍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如今,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們一家享受著普惠性醫療政策,妻子、女兒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在生活上也徹底擺脫了貧困。
“現在的楊三旦,村里沒人不知道,以前是因為家庭貧困而出名,而如今卻是成為自主脫貧的典型而聞名。”村民羨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