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隨著東盟(柬埔寨)至中國北部灣港水果快線的成功開通,從柬埔寨果園中采摘的新鮮熱帶水果,到中國乃至亞歐國家民眾的餐桌上,送達時間將縮至4天,這也開辟了中國—東盟新的水果貿易通道。
前述“水果快線”僅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眾多美食專線之一。依托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北部灣的生猛海鮮“跳進”四川麻辣火鍋,歐洲的優質乳制品進入中國及東盟家庭均變得觸手可及。而這條向南通達新加坡等東盟主要國家,向北與重慶、甘肅、新疆等地相連,向東連接東北亞、北美等區域,向西直通中亞和歐洲的大通道,經過五年的建設,正成為一條貫通南北,舞動東西,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復合型對外開放通道。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是一條惠及各方的共贏之道。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一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2020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合作峰會上,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執行主席張松聲表示,上述通道不僅可以更好地連接東南亞和中國西部地區,進而通往中亞和歐洲等國家,還能夠促進沿線各國共享共用更高效、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貿易服務。
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對此表示認同。他說,近年來,途經波蘭的中歐班列數量不斷增加,2019年,從中國運往歐盟的貨物中超過90%是通過波蘭與白俄羅斯邊境進入歐盟地區。2015年運輸集裝箱數量為18900個,2020年1-9月已達到118400個。“這些數據表明中歐班列運輸走廊潛力巨大,波蘭致力成為貨物從東亞運往歐洲的重要運輸物流樞紐,為亞歐企業提供高質量、安全、成本效益佳的運輸解決方案。”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更成了傳統貿易通道的優良替代。新加坡總理公署和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陳杰豪指出,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得益于國際陸海新通道建設,可以使醫療物資和食物在東盟和中國西部之間順暢流通。
緬甸港口管理局局長尼昂亦稱,在關閉各國邊境和停止航空運輸的情況下,海運業為各種生產和生活必需品的運輸提供了便利。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廣西北部灣港口吞吐量逆勢上揚,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0%和35%左右。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另一重要樞紐重慶,截至今年8月,中歐班列(渝新歐)累計開行超過5842班,運輸貨值超過2350億元人民幣,居全國中歐班列之首;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2238列,目的地覆蓋六大洲88個國家213個港口。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小文表示,今年以來,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海鐵聯運量實現翻番,服務產品、客戶數量、接運貨類不斷豐富,尤其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公司推出的冷鏈班列產品,滿足了不同層級客戶需求,市場認可度穩步提升。“我們希望得到國家各部委和各地方的共同支持,把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成背靠中國西南、西北,面向東南亞及世界的順暢進出、雙向互通的‘新通道’。”
經過五年建設,當前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正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建議,應從打造貿易、通道、數字、樞紐等四個“高質量”入手,抓住綠色發展機遇;強調通道與碼頭設施的平衡,與東盟貿易規模的匹配;注重數字融通與數字安全;推動對外開放從商品向規則與制度轉移。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順認為,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中國與東盟要進一步加強交流互動,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要素流動能力和效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作,增強陸海新通道的硬聯通;加強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合作,增強陸海新通道的軟聯通,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