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2019年保險業在科技方面投入接近400億元人民幣。作為單一的科技方面的投入,這是歷史上最高水平。”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近日召開的保險科技高峰論壇上表示。
參加上述論壇的業內專家一致認為,受社會、政策、經濟、科技方面因素驅動,未來保險行業將面臨客戶、產品、渠道等各個方面的變革,數字化轉型成為保險公司立身行業的重要條件。
不過,周延禮也表示,在保險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政府和行業層面還需要在四方面進一步推動數據體系建設,包括培育要素市場、加快完善數據管理、加快探索數據的產權保護以及加快推進政府經濟數據開放和共享。
人力模式受到挑戰
隨著近幾年我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同時,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保險業新一輪發展的契機。
“當前中國市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根據國際發達市場經驗,國內市場壽險深度將顯著增加,我們稱為客戶‘我要買’的時代即將到來。”具有多年行業精算、銷售從業經驗的燕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EO婁道永表示。不過,他認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挑戰也非常明顯。
“我們發現雖然壽險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是在市場中的經營主體之間已經有了一些分化,專業代理和外資壽險增長速度遠超個人營銷渠道和中資壽險公司,核心原因是傳統銷售經營模式主要經營的是銷售團隊和活動率,在國內壽險進一步向成熟市場發展的背景下,當前以人力為主的經營模式將會遇到挑戰。”婁道永說。
在這種情況下,轉型勢在必行,而目前包括平安、太保在內,眾多行業內的大型險企已紛紛走在從人海模式掙脫出來的轉型之路上。
婁道永認為,其實壽險轉型核心在于經營模式的轉型,需要從原來的產品導向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從原來的經營產品、經營人力,到經營客戶、專業化服務和科技賦能。
數字化轉型之路還需進一步推動
“目前,保險服務數字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新的服務生態系統正在形成,即‘保險+數字化’的生態發展模式。” 美團保險業務總經理曾卓表示。
事實上,行業內不管是大型險企還是小型險企都在進行數字化的改造和探索,部分頭部險企已開始輸出自己的科技成果,平安、太保等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
不過,周延禮也表示,要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還需在政府和行業層面加快四個方面的建設。
“數據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最有價值的資產。”周延禮分析稱,要把這些數據資產挖掘好、使用好,把它的價值體現出來,必須有一個交易市場。因此需要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為數據交易打好堅實的基礎設施。
其次,周延禮認為如果要把保險業的數據價值提高到真正的全要素生產力相同的水平上來,需要有相關立法、制度來進行建設和保障。
另外,要加快探索數據產權的保護、加快推進政府經濟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周延禮舉例稱,例如加快“三醫聯動”(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數據開放就非常重要,特別是一些常見病、慢性病、癌癥的相關數據對保險業的精算、定價、風控來說都是具有極大的價值,如果沒有“三醫聯動”的數據,各險企還是會形成數據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