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疫情尚未平息,面向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的詐騙案件又再度活躍起來。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套路,不斷翻新的騙術花樣,僑胞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今天小僑就來和您詳細聊聊這一話題。
雙陰性檢測包過?虛假廣告!
日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布了《關于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檢測的通知》,有一些非法中介機構借此盯上了有近期赴華需求的旅客。
他們通過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媒體發布代理雙陰性檢測的廣告,聲稱“方便、省錢、省時”,甚至“達標、包過”等。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截圖
對此,駐美大使館和各總領館提醒近期赴華中外乘客,當事人須對登機前的采樣、檢測和檢測證明的真實性承擔責任,包括法律責任。赴華前應謹慎選擇檢測機構,如實進行規范檢測。
面對各類廣告宣傳,應謹慎對待,尤其要當心那些“方便、省錢、省時"的非檢測機構的中介服務廣告,避免上當受騙,耽誤行程。
“以家人之名”?行詐騙之實!
近年來,信息詐騙案件頻發,美國的亞裔群體因姓名等身份信息,更容易成為犯罪分子下手的對象。
美國紐約市警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19年至今,全市以家屬有難為借口進行的電信詐騙已發生數百宗。其中有多宗發生在布魯克林華人聚集的社區內,涉案金額高達300多萬美金。
布魯克林南區警署專門調查該類案件的華裔探員張棟志指出,這類案件均以老人為作案目標,不法分子假冒孫輩致電長者,謊稱自己遭遇車禍或醉駕被捕等,要求長者幫其支付律師費或保釋金,以免牢獄之災。
在電話中,不法分子還會以“擔心遭到父母責罵”為借口,要求老人不要和家人聯系,并讓同伙假扮警察或律師和老人通話,威脅說若未及時收到錢,他們的孫輩將被控罪或坐牢等,逼迫老人盡快交錢。
對此,張棟志提醒華裔老人們,接到這類電話后應立即和家人核實,不要隨意匯錢給別人。若不幸受害應立即報警,不要出于“家丑不外揚”的心理拒絕求助。
招聘“兼職”?可能涉嫌洗錢!
還有一些跨國作案的不法分子打著“兼職”的幌子,以招聘為名,誘騙留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跨境洗錢。
“如果你是在韓大學生,如果你愛好買買買,請加入我們,和我一起做代購,工作簡單輕松,時間自由。”這種“招聘兼職海外代購”的廣告,背后可能暗藏危險。
據媒體報道,不久前,兩名在韓中國留學生在網絡上擔任兼職商品代購,幾天后,他們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凍結,并遭到韓國警方調查。
原來,不法分子假借招募代購的名義,將贓款匯入留學生賬戶,借此洗錢。
那么,應如何判斷海外兼職工作是否正規合法呢?這里需要牢記一條準則:是否收到了遠高于付出的回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完全有理由懷疑,這份“兼職”可能涉嫌違法。
私下換匯?破財又違法!
身在海外需要人民幣時,許多僑胞會在朋友、家人和熟人之間換匯。近日,新西蘭警方收到舉報,奧克蘭一家便利店的華人老板遭遇貨幣兌換騙局,損失數萬新西蘭元。
該華人與丈夫在奧克蘭中區經營一家便利店。前些日子,他們計劃寄錢回中國給家人治病,店里的一名??椭鲃釉儐査麄円灰獡Q匯。
雙方約定用10萬新西蘭元兌換等值的人民幣,那名客人在收到便利店主的現金之后,趁她不注意悄悄離開了便利店。
受害者隨后通過微信聯系那名客人,卻在僅僅收到14000元人民幣后與對方失去了聯絡。
小僑在這里提醒您,換匯業務應到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勿因貪圖小利而造成財產損失。私下換匯不僅無安全保障,更可能涉及洗錢、非法外匯買賣等犯罪。
如發現不幸上當受騙,應第一時間向當地警方報案,并注意收集詐騙人身份信息、涉案銀行賬號、轉賬記錄等關鍵證據,便于后續破案并挽回損失。
免費學英文?小心你的個人信息!
疫情期間,美國紐約州各小區服務機構和新美國人辦公室為新移民提供的免費英文課項目多轉為在線教學,這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這類案件中,不法分子偽裝成可提供網絡英文教學的機構,誘騙民眾到其網上注冊,借此套取受害人的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騙取錢財。
由于免費英文教學的受眾以新移民為主,騙子隨后常常假冒移民執法部門致電受害人,謊稱其移民身份有問題,或將面臨逮捕、遞解等,要求受害人付錢。
紐約州州務卿辦公室提醒民眾,尤其是移民提高警惕,若發覺上當應立即報警,或向消費者保護部投訴。
如果需要網絡英文課,報名前需先查證培訓機構是否真實存在且具有相應資質。選擇有名望的服務機構提供的課程項目,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如今不法分子的詐騙行徑變化多端,小僑在這里再次提醒大家,遇事保持冷靜,勿輕信他人,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避免落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