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視劇在時代進程中擔負起文藝的社會使命,在減速提質中經歷著深刻的轉型升級。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時代主題,電視劇以一種“在場”的姿態和方式,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懷和擔當。本年度的中國電視劇以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于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書寫中努力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創作者用態度和實力印證了電視劇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大眾文藝樣式,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中的獨特作用。
用生動的時代故事
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
文藝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是反映時代、謳歌時代的生動載體。2020年,圍繞重大時代主題展開創作的電視劇有兩個突出亮點:一是集中整合優質創作資源對重大社會事件進行藝術化、高質量的快速反映,二是“單元劇”的創新呈現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挂哳}材劇《在一起》和脫貧攻堅題材劇《石頭開花》是典型例證。前者內容全部取材于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等10個單元故事組成,傳達了中國人民在這場突發事件中的團結一心、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后者則通過10個具有真實人物原型和情節素材的單元故事,多角度展現基層扶貧干部心系群眾、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懷。事實證明,這種圍繞某一重大主題或事件、以單元敘事結構鋪展故事的表現方式,不僅是主題性作品可資借鑒的創作生產范式,也是廣受觀眾青睞的一種求新探索。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一批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集中涌現,引人注目。其中,《花繁葉茂》以花茂村為視點鋪展出基層脫貧景觀,圍繞“三改三建”、土地流轉建構戲劇沖突,有板有眼地展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最美的鄉村》將扶貧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困境,尤其是存在于扶貧對象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和思想問題表現得精準到位,為“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做出了真切而有力的詮釋。此外,《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楓葉紅了》《我的金山銀山》《遍地書香》《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作品,分別從不同視角形象地展現了我國減貧事業的偉大進程。個別劇作雖然在人物的豐滿與立體、情節的重心與邏輯、敘事的節奏與創新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但總體而言,這些作品講述脫貧故事時較好地發揮了電視劇的特色和優勢,從多個維度藝術地觀照了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的萬千氣象與巨大成就。
《創業年代》《追夢》《灣區兒女》等一些具有年代質感的劇作,則力求通過人物的命運軌跡來映照社會的發展變遷,或生發出史詩的意味,或飽含著創業的激情,通過各自的方式和角度,共同為時代存像立傳。
以創新的表達方式
展現信仰之美和文化之美
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通過帶領觀眾重溫革命歲月,來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相較于近些年此類題材劇作的創新稍顯乏力,2020年的作品體現出一些創作者在這方面的突圍嘗試。
除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太行之脊》在歷史還原的真實性、角色內心的復雜性、小人物的豐富性等方面值得圈點外,還有一系列描寫革命年代成長故事的“年輕態”作品,尤其受到青年觀眾的喜愛。如《隱秘而偉大》雜糅不同類型劇的核心元素,用濃郁的年代感、地域性、煙火氣,講述了一名舊上海小警察的精神蛻變與人格升華,其間,“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我黨隱秘戰線的英雄形象躍然熒屏;《瞄準》以新穎的敘述視角力求出新,描寫了兩名曾經并肩作戰的頂尖狙擊手搭檔,由于信仰的分歧站在了對立面,在一次次生死對決和信仰交鋒中最終走向不同命運的故事。此外,還有融合了青春元素、懸疑元素、推理元素、傳奇元素等的《秋蟬》《局中人》《勝算》《新世界》等,盡管各有招致吐槽的創作短板與審美瑕疵,但多樣化的題材風格以及相對精良的制作品質,在客觀上滿足了觀眾差異化的心理期待和欣賞口味。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英模傳記劇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類型劇,近年也不斷有上乘作品現于熒屏,2020年的《一諾無悔》和《谷文昌》便延續著此類題材的創作脈絡。兩部劇以現實生活中事跡感人的英模人物為原型,刻畫了信仰堅定、夙夜在公的基層好干部形象,為“初心”和“使命”賦予了直觀形象的人格表征。傳記題材劇尤應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進一步下足功夫,只有真切可感、豐滿傳神的形象,才能真正起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給了電視劇創作者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象空間,同時,電視劇也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聲畫載體。2020年的《清平樂》《大俠霍元甲》《燕云臺》《鬢邊不是海棠紅》等,盡管產生了不同的反響,但它們各自以不同的“打開方式”對中國歷史和文化進行了挖掘與詮釋,吸引了不同受眾群體的關注。
此外,本年度電視劇領域值得關注的一個文化現象是“名著改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裝臺》年底登陸熒屏后,由于較為理想的文學質感、煙火氣息、地域風情、制作品質以及濃厚而別樣的現實主義風格,收獲了高口碑與高收視。然而更多的名著改編劇卻招致爭議,如《絕代雙驕》《鹿鼎記》等。這再一次說明,名著不能被拿來作為電視劇的光環和加持項,如果不在尊重經典精神、轉化藝術形式、打造匠心品質上有所作為,作品必然難逃高開低走的命運。
通過斑駁的人生圖景
映襯火熱生活,折射奮斗夢想
2020年,一系列以當下大眾生活和情感為表現對象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因為植根生活深處、緊跟時代潮流、反映百姓關切,在口碑和市場方面均有上佳表現。
其一,有些作品由于精準地找到了與目標觀眾群體的心靈契合點,成功引發了話題效應。以《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為代表的所謂“她劇集”,通過樹立現代社會獨立女性的典型樣本,不但激起關于都市女性事業與生活的深度熱議,而且也從中折射出很多帶有共性的社會現象與問題。但同時也應認識到,此類劇作一方面要防止僅滿足于塑造幾位個性化的人物形象,而忽視角色本身的立體感、故事情節的合理性營造以及飽滿圓潤的審美質感;另一方面要防止為了單純追求話題效應,而滑入制造噱頭、販賣焦慮的“跑偏”取向。
其二,以行業為主要表現對象的作品仍熱度不減?!度骊芬詽庥舻默F實主義風格嘗試撬動類型劇制作的新支點,講述了三個曾經叱咤風云的老警察齊心合力偵破案件的故事;《獵狐》以經偵故事填補題材空白,塑造出幾位果敢睿智的新時代經偵警察形象;《平凡的榮耀》以金融投資行業這個相對小眾的職場類型來鋪陳情節,卻在精神特質上對接了大眾艱辛奮斗的人生夢想;《安家》以房產中介作為表現對象,反映出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此外,《決勝法庭》《完美關系》《藍軍出擊》《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小大夫》《小鎮警事》等,也分別在不同的職業場域內表現出平凡個體的人性溫度與高光時刻。
其三,對于人性和情感的細膩把握成為作品的核心要義。無論是表現中老年生活狀態、反思養老問題的《幸福院》,還是反映青年人事業與愛情的《親愛的自己》;無論是以“赤子心、故鄉情”為切入點的《月是故鄉明》,還是以一家三代的人生經歷為主線索的《什剎?!?無論是在職場和戀愛焦慮中融入個體成長的《下一站是幸?!?,還是講述三個非血緣關系的孩子在一個大家庭中得到溫暖的《以家人之名》,都不約而同地在“情”字上做足文章,用濃郁的親情、愛情、友情和人性深處的真善美,照亮現實生活,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020年的國產劇,除了在創作方面亮點頻現之外,在生產傳播方面,網絡短劇的精品化生產、豎屏劇的探索嘗試、類型化領域的深耕細作、融合傳播的縱深發展、作品與受眾新型互動關系的構建以及在主題性創作中凸顯出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等,或為今后的國產劇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示,或倒逼著國產劇創作生產的思維轉型和品質升級。但無論如何,“內容為王”終究是實現質量提升和行業發展的鐵律。只有堅定踐行“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則要求,國產劇在未來才會大有可為、大放光彩。
(作者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