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橫跨13年的同款背影照片在網絡上刷屏。一張拍攝于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背后寫著“抗震救災”;一張拍攝于2021年大連戰“疫”一線,背后寫著“金普加油”。這兩張照片的主人公是同一個人,遼寧大連金普新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安磊。
“10多年過去了,模樣和身形都有很大變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剛畢業的小伙子了。”38歲的安磊指著自己的照片說。10多年間,他從事志愿服務的初心并未改變。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安磊毅然加入志愿者隊伍,奔赴抗震救災一線。這張照片拍攝時,安磊正在搬運建造簡易板房的保溫板。安磊說,為了讓災區群眾早日住上新房子,志愿者們一天得搬200多塊保溫板,每天工作到凌晨。日復一日,安磊在災區一干就是20多天。
“當時被電視上汶川地震后慘烈的場景觸動了,那時候我才25歲,沒考慮太多,一腔熱血就去了。”安磊說。
從那時開始,安磊成為一名志愿者,平時工作之余,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活動。13年里,安磊志愿服務的主要對象是患病兒童,而且他始終堅持“親臨現場”傳遞溫暖,“我一定要親自去看捐助的患病兒童,有時候捐錢,有時候哪怕只是帶些水果,盡自己所能。”
2020年12月15日,大連金普新區發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當晚,金普新區交通運輸局成立轉運組,承擔轉運密切接觸者至隔離酒店的工作。安磊負責轉運組的統計和調度工作。
安磊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十四五個小時,吃住在辦公室。即便如此,下班后,他也會犧牲一些休息時間,為封閉管控區的群眾傳遞藥品和急需物品。
“受疫情影響,金普新區部分區域實行封閉管控,因為我在轉運組工作,有通行證,所以志愿者們都把求助信息和物資轉交給我,由我來傳遞。”安磊說,就這樣,憑借自己的“特權”,他充當起封閉管控區域“擺渡人”的角色。
2021年1月5日,安磊接到了志愿者們轉來的求助信息。一位來自北京的貨車司機吳師傅,在大連疫情發生之前來金普新區送貨,在準備返程時遇到疫情,被困在封閉管控區域內。大半個月的時間,吳師傅吃住在自己的貨車上,每天只能靠方便面和火腿腸充饑。在幫助吳師傅的過程中,同事給安磊拍下了第二張照片。
看著熟悉的背影照,安磊想起了13年前汶川的抗震救災,志愿者“同事”為他拍攝的一張相似的背影照。1月11日,安磊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出了兩張照片,連同幫吳師傅渡難關的信息。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大連本地媒體對他進行了報道。他說:“刷‘抖音’,看到自己兩張背影照片‘火了’。”
得知這一情況后,大連的愛心人士為吳師傅捐贈了自熱米飯等食品,送到了安磊的單位,委托安磊轉交給吳師傅。
類似的求助信息,安磊幾乎每天都會接到,最多一天接到6個求助。疫情發生的一個月來,安磊為百姓遞送藥品和急需物資二三十次,駕車行程200多公里。
2020年12月26日,志愿者微信群轉來一條求助信息,一位家住封閉管控小區的孕婦因患有心臟病,需要一種特殊藥品。如果不能及時用藥,孕婦和胎兒都會面臨危險。
“這是救命的藥,交給我,你們就放心吧!”當天晚上9點多一下班,安磊顧不得吃飯,匆匆趕往患者所在的小區,把藥品交到孕婦丈夫手中。返回路上,瑟瑟寒風中,安磊內心很溫暖。
“幫助一個人,就是幫助一個家庭。”無論每天忙到多晚,安磊絲毫沒有怨言,他早已把志愿服務當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說,身為一名黨員,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別人,覺得十分自豪。
因工作忙碌,需要24小時待命,安磊已經很多天沒有回過家了。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9歲的兒子從媒體中看到安磊的事跡,打電話過來說:“長大后也要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
自己的背影照片“走紅”,是安磊怎么也沒想到的,“這次疫情中,金普新區有上萬名志愿者,都在默默付出,我只是他們中間最普通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