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郁郁蔥蔥的香蕉林染綠了大地。125畝的香蕉地里,“桂蕉9號”香蕉樹長勢良好,掛果整齊,蕉果累累,串串香蕉掩映在濃蔭之中。
前不久,在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鄧圩村定西坡,廣西科技廳組織專家對廣西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種‘桂蕉9號’大田配套防病栽培技術研究”進行了現場測產查定。
“通過種植假植高齡大苗、促根壯苗、土壤調理及水肥調控等大田栽培技術,‘桂蕉9號’枯萎病發病率幾乎為0,產量3492.7公斤/畝。”專家組認為,現場查定結果達到預期目標,枯萎病防控效果顯著,為下一步大規模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具有廣西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個抗枯萎病品種‘桂蕉9號’的育成,是廣西香蕉抗枯萎病品種選育的大突破,該品種具有穩定抗病性和生產適應性,生長周期與目前主栽品種相近,果品優、外觀品質好,在廣西乃至我國香蕉主產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月15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香蕉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處處長韋紹龍研究員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枯萎病襲來,香蕉產業受重創
香蕉枯萎病又稱香蕉巴拿馬病,被稱為香蕉“癌癥”。
韋紹龍介紹,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鐮刀菌(古巴?;?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危害大、無法根治的香蕉土傳病害,枯萎病發生嚴重的香蕉園區,香蕉成片枯黃、死亡,全園失收,蕉農損失嚴重。
2008年,因嚴重寒害造成南寧市蕉園香蕉大面積凍死,導致廣西香蕉種苗供應不足,從海南、廣東等香蕉枯萎病疫區調運種苗,香蕉枯萎病隨之逐步擴散傳播,南寧地區許多香蕉園感染了枯萎病。
“從2010年開始發病到2015年,短短幾年間,南寧市約70%的香蕉種植區受其影響,全市香蕉種植面積從2009年的180多萬畝,到2019年萎縮到了50多萬畝,香蕉枯萎病已成為南寧市香蕉產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南寧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
病害發生后,南寧市科技局和相關科研部門迅速組織廣西農業科學院專家到廣西、海南等病區開展調研,于2011年下達了“抗枯萎病香蕉品種選育、繁育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支持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及相關企業開展抗香蕉枯萎病新品種的選育和防控技術攻關。
為進一步提速枯萎病防控技術攻關,2012年,南寧市科技局下達了“香蕉抗枯萎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重大科技專項。
新品種育成,綜合性狀優異
香蕉種植是廣西重要的農業支撐產業,選育適宜在廣西等蕉區種植、抗(耐)香蕉枯萎病且高產、優質、生育期接近主栽品種的香蕉新品種是關鍵。
“首先,選育出來的香蕉新品種抗病性要強;其次,香蕉綜合性狀要好,比如口感細滑,香甜,果皮鮮黃;此外,廣西冬季寒害天氣比較頻繁,香蕉生育期不能太長。”韋紹龍說。
在廣西科技廳、廣西農業廳、南寧市科技局等支持下,以韋紹龍為首席專家的香蕉科研攻關團隊持續努力,運用多年收集到的抗(耐)枯萎病香蕉資源,應用組織培養芽變選育、盆栽接種病原菌選育、大田病穴種植篩選等多種抗病品種鑒選方法,經反復篩選獲得抗(耐)枯萎病香蕉新品種“桂蕉9號”。
2020年7月,“桂蕉9號”獲得由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成為廣西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種。
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朝生表示,“桂蕉9號”是針對廣西蕉區氣候特點育成的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種,對枯萎病表現出較強的抗(耐)性。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區,在經輪作1—3年其他作物,種植“桂蕉9號”并結合有效的防控措施,其發病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
在鄧圩村定西坡“桂蕉9號”的種植示范基地里,記者見到,采摘下來的香蕉果蔬整齊,果形美觀。
“這125畝‘桂蕉9號’是新地種植,幾乎沒有發現枯萎病,還能提前上市,產量也不錯,每株能收50斤以上,每斤按1.3元算,一畝最少也有4000多元的利潤。對比普通品種,優勢明顯。”基地負責人盧紹謙介紹說。
形成技術體系,推廣前景廣闊
近年來,廣東、海南等傳統香蕉優勢產區受枯萎病、市場、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種植面積大幅銳減。
“‘桂蕉9號’可在廣東枯萎病區大力發展種植!”在現場觀摩之后,來自廣東的香蕉種植戶們興趣很高。
為進一步加快“桂蕉9號”的推廣應用,南寧市科技局實施了“香蕉新品種‘桂蕉9號’中試”“香蕉枯萎病綜合防控技術中輪作模式的研究與應用”等5項農業科技項目,投入科技經費315萬元;2018年,廣西設立“香蕉枯萎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創新驅動發展重大專項。
韋紹龍表示,通過持續科技攻關,2020年,團隊創新集成多項“桂蕉9號”配套栽培技術,最終形成了“以‘桂蕉9號’為核心,以土壤調理為主線”的廣西香蕉枯萎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在南寧、崇左、百色等地的枯萎病蕉園應用結果表明,病區種植“桂蕉9號”,第一代枯萎病發生率可控制在5%以下,第二代起可控制在1%左右。
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謝江輝在參觀考察“桂蕉9號”的種植示范情況后認為,“桂蕉9號”推廣前景廣闊,建議加快品種和配套種植技術推廣。